3.3 各向异性扩散 图像素材的不确定性使调整完阈值后可能会出现杂乱的边缘颗粒,因此需要对所得图像进行去噪整理。各向异性扩散是有选择性的平滑过程,这种平滑过程在均匀的区域不受限制,而在跨越边界部分被抑制,在平滑噪声的同时保持图像的边缘特征[2],因此可作为图像边缘去噪。如图2所示,图像为各向异性扩散后的效果,边缘出现了液化模糊的样式。 图2 各向异性扩散后的图像 Fig.2 The image after anisotropic diffusion 3.4 色彩与造型调整 在画面基本成型后,可根据创作需要进行色彩和造型上的调整。色彩调整时可尽量选择不影响原图层的色彩调整模式,如正片叠底、颜色叠加,这样更便于后续更改。在造型上,电脑直接生成的图像还是具有一些局限性,缺少手工雕刻版画所特用的刀痕组合,因此设计者可根据创作需要选择不同的笔刷模仿三角刀、圆口刀、平口刀等在刻板上雕、刻、凿、拨、旋、冲后所呈现出来的视觉形态,以增加画面的艺术个性,如图3所示。这也是整个操作流程中最重要、主观性最强、最耗时的步骤。 3.5 边缘锐化 通过各向异性扩散后图像的边缘会出现一定的液化模糊感,与版画利落的刀刻感相差甚远,我们可以借用锐化滤镜来解决这个问题。Photoshop中应用锐化工具可以快速聚焦模糊边缘,提高图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或者焦距程度,使图像特定区域的色彩更加鲜明,但一定要适度。USM锐化是锐化滤镜中的一个常用技术,专用于锐化图像中的边缘,可以快速调整图像边缘细节的对比度,使画面整体更加清晰。USM有三个可调节量,数量、半径和阈值。数量用于控制锐化的强度,是锐化的总阀,原理是提高边缘像素的反差。半径用于控制锐化作用的像素范围,决定了边缘周围将被修改的像素数。阈值用于确定边缘查找的规则,数值决定了锐化起作用的边缘相邻像素间的亮度级差[3]。如何设置才能实现没有晕圈和噪点是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实验证明数字版画数值通常会达到100以上,小于100则锐化效果不明显,不能实现版画效果,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要视半径和阈值的设置而定。阈值数值越小,锐化越强,例如阈值被设为0时,每个像素都被视为潜在边缘被锐化。如果阈值被设置为10时,则只有相邻像素的差异超过10时,才进行锐化。刀刻版画边缘利落,需要提高锐化强度,因此可把阈值降低到0,但同时要注意观察图像是否会出现杂色。如图3所示,图像USM参数分别设定为数量:200;半径:50;阈值:0。锐化最好作为图像调整处理的最后一步,即开始锐化前应该完成所有的图像修改和调整,例如色相、对比度、滤镜等等。大量实践证明等锐化之后再调整图像将会出现画面不统一,画质整体恶化的问题。 图3 边缘锐化后的图像 Fig.3 The image after edge sharpening 4 结论(Conclusion) 黑白数字版画以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技术支撑,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推动了版画制作工艺的程式化、科学化。妥善解决了传统版画在画、刻、印、存等环节存在的不足,为多种版画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道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明倩.浅谈黑白木版画的装饰语言[J].美与时代(下),2008,5:72-74. [2] 范彦革,刘旭敏.各向异性扩散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10:55-58. [3] 专题. Photoshop 中的锐化滤镜[J].数码摄影,2013,11:154-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