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最大的感觉就是你总跟不上,觉得自己在不断地落伍。“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思与前瞻”这个论题属于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论域,可以从许多方面展开思考。比如,方法论的审视,可以探究对网络的思考究竟是本体性的思考还是技能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讨论互联网中的事情,也可以讨论互联网和其他什么事情,还可以从互联网和别的事情之间相互观察。 网络开辟新时代 从以往流行的质(材料)、能(能源)、信(信息)的角度来看,在今天信息成为主导和根本。纵观文明的发展进程,最终你会发现其他都是一种准备,一种条件,有一天目的变手段,就会带来关于文明的重新思考。由此,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时代,是关于质料的时代,即物的时代,物有多种形态,而那个时代的技术革新基本是工具的调整;近代以来是能的时代,大量不同形态的能的出现作为产业劳动的轴心,使我们的社会有了“动力”,技术得到应用,生活得到改善,所以我们称这个时代开始“进步”了;现在我们进入了信息的时代,信息成为轴心,网络突然获得本体的价值,一切都要在信息的平台上来谈论才有可能被时代所认知。 此外,不同的时代还对应着“工具”和方法的变化。关于工具的变化,古代的亚里士多德曾写过《工具论》,讲的是哲学式的“老”工具,即一种形式逻辑的方法,它不产生新知识,但可以保证知识的正确;近代的培根讲科学的“新”工具,即能够产生新知识的科学归纳法;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新兴“工具”,是技术,即知识传播、叠加、复制、加工和共享的方法。所以,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时代之间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 网络开出新世界 互联网的出现开辟出一个新世界,而不只是一个新时代。当然,互联网有自己的规律或逻辑,不管是好与坏,这就是它的革命性。我一直强调,人类有三项伟大的发明在质的意义上塑造着文明的历史。第一个是火的发明和使用,它把人类的劳动从本能型的劳动提升到了智能型的劳动,没有这个跃迁,就没有后来的一切文明;第二个是文字的发明,没有文字就谈不到文明;第三个就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它对我们的文明进行了彻底的改写,也改变了我们的文明观和历史观。古代的奥古斯丁写过《上帝之城》讲信仰和精神生活,后来的阿道司·赫胥黎写出《美丽新世界》。我认为现在是讨论“网络之城”的时候了,网络世界跟现实世界是不同甚至完全迥异的,这需要我们改变一些传统的看待事物的方法,我们不仅要从实在的世界看网络,还要习惯从网络的视角看我们今天生活的实在世界,因为网络无疆。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网络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借助便捷的手段使一切“大白于天下”。我们喜欢讲“三公”——公平、公正、公开。我认为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一条关于信息的原则——公开。没有公开,公平公正了也没用,因为我们不知道;像现在生命伦理学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知情同意”。而有了公开,你不公平不公正,只要通得过,也无所谓,世界上哪有绝对平等的事。就网络而言,就是监管与被监管方都做到公开,一切都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过去信息不对称,精英控制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公众有权利去获取信息。所谓“大数据”,除了海量信息的涵义,它还是“大家伙儿的数据”,所以说互联网最终深化了民众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可见,信息公开是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们应该善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