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环境检测:采用光敏电阻利用ADC 0832进行采集。 (4)避障方案:红外检测法。 (5)寻迹传感器:RPR220型光电对管。 2.2 对系统的运行流程进行规定 单片机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其整体系统的运行流程是关系到自动控制系统整体运行效果的关键。为此,对系统的流程进行规定是保证单片机设计开发效果的关键。 2.3 对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规定 单片机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其实现方案关系到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效果。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准确规定,保证系统的整体构建效果。 3 单片机设计开发应做好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从本文的例子来看,在小车控制系统中,单片机的设计开发需要注重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配合,应确保硬件和软件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实际需要,达到提高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目的。结合小车控制系统,其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芯片、单片机开发板、小车、电机、DS1302时钟电路、光敏电RPR220型光电对管阻、等元件。在这些硬件的统一配置下实现小车的操作。 其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对程序存储区、数据存储区的分配,尽可能做到了既节省内存空间,又使操作方便。同时,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实现了运行状态的标志化管理,即对各功能程序的运行条件、运行状态、运行结果都设置了状态标志以便查寻,程序的转移、运动都可通过状态标志条件来控制。此外,为提高程序运行的可靠性,监控软件中设置了自检程序,在系统启动时先运行自检程序,用以检查系统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若正常,用户便可在监控软件的管理之下,通过键盘输入机器语言级的程序和数据。 监控程序主要由初始化引导程序、显示程序、键盘分析程序、命令处理程序和一些常用的子程序组成,整个监控程序占2K字节。 4 单片机设计开发应做好程序编制 单片机系统共有12个控制命令,命令处理程序完成这12个命令的处理。它们分别是:D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命令:检查I O接口中输入口的内容。F命令:填充存储器内容。G命令:转向某一指定地址开始执行程序。I命令:将外设的信息转储到存储器中。O命令:将存储器中的信息转送到外设上。M命令:转移数据块。P命令:连接打印机及打印存储器内容。S命令:检查和修改存储器的内容。T命令:执行程序中的一条指令。V命令:校验两存储区的内容。X命令:检查和修改CPU寄存器的内容。初始化引导程序完成对机器的初始状态进行设置以及断点处理。显示程序将要显示的内容对照显示码表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5 结语 通过该文的分析可知,在单片机设计开发过程中,要想保证单片机的设计开发质量,就要对单片机的设计开发要点有全面准确的把握。结合单片机设计开发实际,单片机的设计开发应从制定明确的要求、制定完善的系统方案、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及做好程序编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单片机设计与开发质量,满足单片机设计开发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海兰.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智能小车的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11(3). [2] 何立民.单片机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计算机报,2012. [3] 姚培.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循迹避障小车[J].机电信息,2010(12). [4] 赵振德.多功能遥控智能小车的制作[J].电子制作,2011(4). [5] 李瀚霖.智能小车研究与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6] 周淑娟.基于单片机智能寻迹小车的设计方案[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