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计算机论文 >

智能电网解析(2)

时间:2014-10-31 16:31 点击:
2.2 基本功能与目标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其基本功能与目如下: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通过物理电网建设,提高控制水平,在电网受到各种干扰时,以保证可靠运行; 改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项主要指标是电压

  2.2 基本功能与目标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其基本功能与目如下: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通过物理电网建设,提高控制水平,在电网受到各种干扰时,以保证可靠运行;

  改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项主要指标是电压、频率和波形。通过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无功,在地方分层分类控制就地平衡的基础上,确保电压合格率的前提下,减少谐波量,从而实现电能质量的优化;

  降低网损:主要利用新的技术和设备,减轻设备磨损,采用调整经营模式的途径以降低网损,通过合理控制调度初级能源的转换效率;

  环保:采用技术手段来开发并加大风电,太阳能发电能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比例,以节省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控制碳排放量,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

  2.3 智能电网的基础应用及高级应用

  智能电网的基础应用包括:传统的生产、调度运维功能及其初步提升等;高级应用包括智能调度、智能控制、优化运行等,还包括一些定制化的应用。

  2.4 智能配电网网架结构与通信平台

  配电网特征是点多、面广、线长、变化快。其通信环境与调度中心到变电站之间的点对点的不同,要求涵盖整个配电网侧的分支与分段开关,理想状态如图1所示,与配电网主网架重合。结构合理、网架完善的配电网主体和安全经济、灵活可靠的智能配电装备是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基础。

  图 1 理想的通信与网架示意图

  通信平台是智能配电网的信息通道,可以采用无源光纤等构建主环,利用有线、载波、光纤、无线、公网相结合的多种通信方式的整合应用来构建分支线路与区域。

  3 结 语

  智能电网从基础研究的概念提出到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再到智能电网的引入,直至当前登陆的示范应用,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智能电网的内涵和外延,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都将不断发生变化。

  智能电网这一宏伟的目标并不能单纯依靠几个具体的项目建设来实现。纵观历史可以看出,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力量是能源的发展,从蒸汽机时代的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时代,电力作为二次能源的时代,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控制需求来实现电源系统。

  综上所述,今后智能电网和电力人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通过不断研发改进各种关键技术,实现的电网自愈,故障的隔离和网络的重组,进而完成对电网的快速反应。

  参考文献

  [1]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9):1-4. f

  [2]胡学浩.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态势[EB/OL].http://wenku.baidu.com/,2011.

  [3]苗新,张逸飞,刘津.智能电网的中国之路[J].国家电网,2009(7):54-56.

  [4]郑宏.谈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对建设中国智能电网的影响[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10):53-54.

  [5]何光宇,孙英云.智能电网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