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引擎已被企业广泛接受,全社会范围的企业电子商务建设浪潮一直延续至今。2014年以来,不少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企业面临着经济减速、产能过剩的社会环境,同时国务院也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经济工作要求,对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企业来说,依靠增加人力资源,增加金融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无法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追求办公手段的信息化、交易手段的电子化和创新途径的数据化。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环境的逐渐改善,进行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将是保证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跨越地域国界、没有时空限制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可以缩短供应商与采购者之间的时空距离、节省交易的时间和空间成本,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便捷和低成本,能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满足各种体验需求。这种全方位的、快速的需求满足只有电子商务平台才能实现,传统交易方式是无法满足的。 关键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大宗商品 中图分类号:TP399 1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现状 1.1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分类 以运营主体为标准区分,目前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可分为两类,即第二方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第二方平台的运营主体一般是大宗商品制造商或者是较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交易平台由商家自行建立,且自己运营,目标是拓展自身销售和采购渠道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方平台的运营主体又可分为多种情况,大致分为三类: (1)依托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中心、交易所、产业园区以及港口)的运营商,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业务扩展,包括运营初期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此类电商平台在运营上有较强的区域性,是交易市场的延展; (2)依托大宗商品制造或贸易商建立的合资运营商。此类交易平台的运营商主要由大宗商品制造商或者较大的贸易商和一些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建设和运营,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使大宗商品制造商或者贸易商甩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帽子;也可使电子商务公司摆脱有信息化技术但没有业务和金融资源的尴尬; (3)第三种为纯第三方运营商运营的电子交易平台,只提供服务,不直接参与交易,类似商场和商家的关系,运营商提供交易场所和相关的服务(包括展示、信用、结算、物流和融资等)。 1.2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风险分析 无论是第二方平台还是第三方平台,对运营商来说,都存在着建设和运营风险,企业在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时,应根据企业的资源和技术情况,选择相应的建设和运营方式。 (1)现有第二方平台的运行情况。第二方交易平台存在着天生的缺陷和短板,主要表现在:1)货源有限,除了企业自身货源不足外,有的企业只是把积压、滞销的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这无疑让新兴的电商平台的发展雪上加霜。2)服务不全,重开发、轻运营和服务就是中国许多企业的通病,不少二方交易平台上提供的仓储、物流、金融、售后等服务不全,无法让客户体验到电子商务的便利。3)不少二方交易平台匆匆上线,速度慢、功能不全,易遭受病毒攻击,胎死腹中。4)企业间具有同质排斥性,业务不易扩展,规模很难做大,限制了平台的发展。例如宝钢的电商平台东方钢铁在线,就很难融入其他钢厂资源,其他钢厂也不会进入宝钢的交易系统,利益的冲突,导致这个矛盾无法调解,从而平台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现有第三方平台的运行情况。第三方交易平台在运营上存在着资源管理、支付管理、物流仓储管理和信用机制建设等方面的难题。1)资源管理。由于第三方交易平台是众多卖家与众多买家在平台上集中交易,各卖家的资源五花八门,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则很难管理,这会导致平台资源报价十分混乱。2)支付问题。与淘宝、京东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商品不同,大宗商品基本属于大额交易,所牵扯货款少则十多万,多则几百万,这些商品的天然属性决定了交易平台即要解决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还需要考虑客户在线进行大额度支付的可能性。3)仓储物流服务问题,对于大宗商品而言,运输工具通常是卡车、火车和轮船等,类似淘宝、京东的简单快递物流服务是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在产品销售辐射半径内的大宗商品运输相对容易解决,而跨区域运输与仓储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4)信用机制。平台必须建立起用户对平台的有效信任机制,确保客商之间不相互怀疑,这样才能确保平台的有效运营,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需要平台运营商投入相当的多的精力进行建设。 2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思路 2.1 大宗商品运营思路选择 针对第二方运营和第三方运营的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由易到难,先将容易的可实现的业务放到平台上,建议分成伪第三方交易和纯第三方交易平台两个阶段进行建设。 (1)伪第三方交易平台阶段,该阶段为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初期阶段,也是运营经验的积累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公司已有资源,增加平台用户数、做大平台交易量,提高平台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潜在用户的信任感,吸引更多与运营商有业务来往的企业入驻和使用平台; (2)纯第三方交易平台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初期阶段的建设运营成果,深度推动平台建设和应用,建成国内一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方后续上市经营积蓄力量。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可包括:1)依托平台,建设企业联盟,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和使用平台,与联盟企业共享平台收益和共担平台经营风险;2)依托平台,吸引投资商,共同建设和运营平台,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建成国内一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2.2 开方方式选择(自建或外包) 企业进行交易平台建设时,是自主开发还是委托第三方开发会让很多企业困惑,对IT能力和商务能力不足的企业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但企业必须进行决择,其实无论采用哪种开发方式,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要求:那就是在满足既定业务模式、既定交易功能和项目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风险控制最好的建设目标。 (1)自建风险分析。企业自主建设开发平台,要求企业有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配备符合技术要求的有经验的IT人员,同时配备熟悉相关领域业务的商务人员,上述要求是一般中小规模的企业所不具备的,而且软件开发有开发周期长、见效果慢、知识产权保护不容易等相关问题,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如企业自建平台可以规避上述问题,则企业自建平台是个不错的选择。
(2)外包风险分析。如果采用外包方式进行开发,就涉及到与第三方平台集成的问题,首先外包方的技术架构或者开发平台必须能满足基本的交易功能,其次外包方必须具备持续的技术支持能力,国人对高科技的崇拜、及一些无良软件公司的自吹,使得多数企业选择外包商时,对一些本应由业主单位负责把关的工作全部托付给了软件公司。极端的企业甚至不设置任何技术岗位和人员,于是从项目建设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所以如果采用外包方式,业主方需要有与外包公司打交道的经验,清楚的确认项目各阶段的建设需求,对里程碑工作节点的交付物组织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