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竞争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物流作为整个现代物流业的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还不完善,技术水平还不强,流通方式比较单一等,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从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农业和农产品的实际发展现状,通过构建相关指标,分析其中的原委,构建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探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以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合理的决策参考。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衡量指标选择 在对流通效率的衡量中,一些学者设置了指标并进行了研究,如洪涛等(2002)设置的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流通企业连锁化程度及组织规模化程度;宋则等设置的指标包括流通速度、库存率等;李飞等(2005)使用了流通业总资产报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通过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发展特点,认为衡量流通效率主要包括流通速度、流通效益、流通规模,列出了农产品流通效率指标,包括其批发业和零售业,如表1所示。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计量分析 根据大百科全书等资料中对农产品的定义,为方便本文研究和数据收集,本研究指狭义的农产品(农作物和畜产品),其主要包括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农作物和畜产品,数据采集界定在1998-2011年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农业部内部相关数据,运用SPSS18.0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果。进而,运用KMO值的决策标准与巴特利特球面性检定法,进行因子分析适当性检定,结果显示显著性水平小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计算的结果中发现,公因子对样本方差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可看出相关系数矩阵三大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比率为88.873%,研究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达到要求,通过旋转因子确定因子内容,得到载荷距阵,如表2所示,在表中的公共因子中,F1中,指标X1、X2、X3、X6、X7和X9对F1依赖较大;F2中,指标X4、X5、X10、X11和X12对F2依赖较大;F3中,指标X8对F3依赖较大。 进而,构建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F=a1F1+a2F2+……+aMFM 由输出结果,a1=0.431,a2=0.410,a3=0.152,求得F=0.431F1+0.410F2+0.152F3。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F,可得出我国1998-2010年间农产品流通效率状况,为了节约篇幅,本文部分省略了中间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按照数据结果作图,如图1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