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结尾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完美的结尾,会收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课虽已尽而意趣未了”,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1归纳式结尾——提纲挚领法 唐代散文家韩愈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归纳式结尾就是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种。 例如在讲《木兰诗》一课结尾时,笔者让学生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主要情节: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最后一节是一段附文,是歌者对木兰的赞辞)。这样,就巧妙地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照应式结尾——前后呼应法 这种结尾就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再次考虑课前提出的问题,使课堂结语与课堂导入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文时,笔者先提出天赋与后天教育哪个更重要的疑问,结尾时再归纳天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这样的课堂前后浑然一体,显得自然流畅。 3悬念式结尾——悬念吸引法 有些知识块往往要分几个课时来教,而上、下节课教学内容联系又非常紧密,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上一节课的结束时针对下一节课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第一课时在扫清字词障碍后,顺势提出“作者写这篇赠序的缘起和目的是什么?从文中哪一部分可找到答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结语,给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学生强烈的悬念,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又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迁移式结尾——课外拓展法 孔子说:“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讲完课之后,教师不停留于课文,而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在学完《杨修之死》一文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历史对曹操评价众说纷纭,世称‘奸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它故事谈一谈你的看法。”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 在学习《夸父逐日》之后,笔者总结道:“提到神话,人们立刻会想到古希腊、古罗马,想起雅典娜、阿波罗,想起维纳斯、丘比特。其实,中国的神话丝毫不逊色于世界任何其它地方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故事大多集中于《山海经》一书,请同学们课下阅读。”同学们在下课后纷纷找来这本书进行阅读。 5比较式结尾——比较鉴别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区别式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异同,区分优劣,使学生更深刻、更正确的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 如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出师表》:“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这样通过比较,既总结了新学的知识,也复习了旧知识,并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准确,掌握更透切。 6煽情式结尾——升华情感法 教学以情取胜的诗歌或散文时,应充分挖掘诗文中的情感因子,创设一种具有诗情的意境,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余音缭绕,催人奋进。让学生在此类诗文的感染下,带着一种不可抑止的激情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人生。 例如教学《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当讲解课文结束时,我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朗读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然后,播放国歌,学生齐唱国歌。 这样的结尾既重温了诗的情感与主题,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的风格,还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里,让心灵随诗人创设的诗情荡漾。 总之,结尾无定法,好在巧用中。成功的课堂结尾,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成为学生游向知识海洋、构筑知识大厦的起点,使学生感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有的如截奔马,戛然而止;有的如响炸雷,振聋发聩;有的如撞洪钟,余音袅袅。它能给一堂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甚至是叹号、问号、省略号,让课堂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