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过程中,不管是化繁为简,或是化抽象为直观的教学实践活动,都应积极探索学生体验式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更合理地为学生构建这种学习模式,其目的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学生探究和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数学本质 直接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5-108-01 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有这样一段话:“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三个重视,三种关系,其实贯穿着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 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结果论;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抽象的空间概念等数学问题将会是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类似“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对学生来说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学生没有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反馈,如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让学生有收获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实现创造性学习? 因此,实施体验式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懂得根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及规律,通过自身的经历过程对知识方法的再一次呈现或还原。下面我结合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来谈谈: 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得知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1、2、3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12、13、21、23、31、32. 这时老师抛出一个新问题:有A、B、C三个小朋友,两两互相握手,总共需要握几次不重复? 学生:6次。(快速又整齐) 学生有这样的答案并不奇怪,他们的回答是建立在之前的知识经验上,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握:AB、AC、BA、BC、CA、CB六次,而忽视了这个数学问题的核心:不重复。 老师并不急于否定:既然这样,咱们请三位小朋友上台给其他同学演示一遍,看看他们是怎么握的,行吗?三位学生的展示过程:A——BA——CB——C 师:怎么不握了呀?才几次呢? 生:3次...... 师:刚才同学们很自信的说6次,现在怎么改3次了呢?哪里出问题了? 通过三位小朋友的展示,学生很快给出了理由。 学生1:A与B已经握过手,若B与A再握的话就重复了。 师:还有吗? 学生2:C和A已经握过了,不能重复握。 师:真好,还有补充吗? 学生3:C和B也握过了,所以不能再握...... 师:说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三人一组,互相试试吧!
在探究握手不重复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亲历体验握手的过程,从中感受和发现两个同学只能握一次手而不出现重复的数学本质,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为了凸显出“握手”与“组数”的本质区别,即“握手”并不考虑顺序,只要两人握过就不能再握,否则重复,而“组数”则不同。通过对比操作,不仅丰富了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且知识经验的积累也属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