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自我建设(2)

时间:2014-06-06 13:37 点击:
三切实提升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能力 如果说自我建设的意识是健康人格建设的前提,自我建设的方法是健康人格建设的手段,那么,自我建设的能力是健康人格建设的基本保障,它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

  三切实提升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能力

  如果说自我建设的意识是健康人格建设的前提,自我建设的方法是健康人格建设的手段,那么,自我建设的能力是健康人格建设的基本保障,它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正确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主体按一定的标准对自我的一种判断。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人生的真谛,实在于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正确的认知自我并不容易,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才能使这种认识比较客观、全面,它需要与别人比较、聆听他人的评价、接受社会实践检测、自我反省等。正确的自我认知,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人格优点,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短处、自己的人格不足,更要留意寻找自己缺失的人格品质以及需要抛弃的人格特质。

  2合理的自我设计

  通过自我认知,个体已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这就为人格自我建设奠定了基础。大学生都有成长的愿望,希望未来的“我”比现在的“我”更好,这便形成了建设自我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促使个体根据自己的状况,对自己提出发展的目标和建设的设想与要求。在这一环节,重要的是思考如何继承和光大自身原有的积极人格品质,如何改造和抛弃自身已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有人格成分,如何补充和发展自身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质。

  3积极的自我践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我践行是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关键环节,是当代大学生建设健康人格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应重视和加强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诸如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便民服务、勤工俭学、环境保护、创业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人格有更清晰的认识,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优良人格品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角色体验促进人格社会化,防止因社会适应不良而诱发的系列心理危机。

  健康人格的自我践行应从长远考虑,从小处着手,从日常小事做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因为是小的好事而不去做,也不因是小的坏事而去为之。健康人格的自我践行过程需要做到自我监控,因为这一过程既有来自外部的干扰,也有来自自身的障碍,这些干扰、障碍可能使行动动摇、退缩,甚至放弃。

  4不断的自我反思

  这里的自我反思主要是指对自我建设过程的反省,包括对自我认知、自我设计和自我践行效果的评估和判断。它是推动整个人格自我建设向前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一种更具宽泛意义的自我教育活动,自我反思有利于改造自我,也利于提升健康人格自我教育能力。健康人格培育过程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吐故纳新过程,如果没有对自我建设过程的反思,就根本谈不上人格的完善;如果没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就不可能实现人格的优化和升华。值得一提的是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还应对自我建设过程以及个体人格做出进一步的调节,以期通过循环往复的建设过程使人格日臻完善。

  四着力培育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

  自我建设精神是人格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对人格自我建设有深刻的认识、强烈的情感倾向和坚毅的意志基础上形成的。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持之以恒的自我建设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它是自我教育的持久的激励力量。因为人格的自我建设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诸多的困难、阻力、挫折、打击、不幸都有可能成为放弃自我建设的理由。同时,人格自我建设本身也是一桩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学生付出艰苦的劳动、付出较大的代价。只有拥有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才可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阻力面前不退缩,历经挫折仍然充满斗志。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自我发展意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决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以及自我批判的勇气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当代大学生应有意从这些方面下功夫要求和磨砺自己。总之,拥有这种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主体能动性,促使人格日臻完善;有助于克服面临的诸多困难,造福自身、造福他人、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曾天德.大学生人格塑造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车丽萍.健康人格与自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樊杰.生命共通性与儿童经典阅读[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