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教育的发展可谓蓬蓬勃勃,然而,象牙塔内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自杀、他杀的案件频频发生。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这“争先恐后”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大学生的人格问题日益突出?寻迹追究,大学生林林总总的人格问题恰恰折射出的是多年来我国人格教育的极大缺失!受社会转型及教育体制的影响,当代我国教育“重智能轻人格”的偏颇教育取向正是各种问题的根源。偏颇的教育不仅制约了大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世界教育的潮流所向,当今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文化传承”转向“人格培育”。 如何培育健康人格?无外乎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内部力量的推动。众所周知,任何外在的教育效果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实现。所谓“内化”,实际上就是自我教育、自我建设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体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他们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及所付出的努力[1],主要取决于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方法、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能力以及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精神。 一有意激发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 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是指对自己人格进行自我塑造意义的认识及愿望,它是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前提。 激发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意识,个体应懂得:第一,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自我建设十分必要。21世纪充满竞争和挑战,不仅需要个体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才能接受各种困境的考验,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才能在社会变革中有力量抵抗社会消极影响,以免偏离正途。第二,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自我建设是可能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至稳定期,也是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2]。此时,最为关心生存价值、生活方式等人生问题,有强烈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愿,自我选择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断增强,有能力改造自我、建设自我。第三,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主要是个体主动建设的结果。人格的培育过程也就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大学生须有对自己的心理结构进行自组的意识,学习自觉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和控制,使所确定的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都向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二主动掌握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有效地建设健康人格,当代大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和掌握自我建设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健康人格自我建设的重要手段。 1自我陶冶 自我熏陶方式很多,其中经典阅读在健康人格养成中可谓举足轻重。国内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倘若放弃阅读人类几千年文明存留下来的宝贵精华,那将真的是人生一大损失。世界文明先进成果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是培养良好人格的最佳精神食粮,是拓展精神空间、净化情感、提高审美素养的最佳路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利用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潜下心来,多读经典之作,从中吸取精神养分,提升人格品味。 在现实生活中,经典阅读往往被导向表面层次,导向功利化价值,淡化了心灵上的作用[3]。大学生在经典阅读上要力减短视和功利心理,把读书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基本感受上,重在滋养心灵,重在怡养性情,重在丰润生命,而不仅仅是为了攫取所谓的利益。一言以蔽之,别太把功名利禄与读书相结合,否则离读书的旨趣就相去甚远了,离养成健康人格就相去甚远了。 2自我鞭策 人常常是需要一点催逼、鞭策的,尤其在年轻的时候。这种催逼、鞭策可以是一直怀揣的梦想,可以是寻找榜样的力量,可以是不断付诸的行动,在自我鞭策中,始终不可小觑座右铭对人格塑造强劲作用。名言警句犹如推手时常激励和督促个体,增强人格的力量,对人格改造大有裨益。当代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励志和养性的名言警句鞭策自己:或自信自强,积极进取;或平和心态,讲究礼仪;或普爱众生,奉献社会等。 3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是儒家提倡的重要修身方法,也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教育活动。写日记、周记就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自省方式,今天对人格教育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要了解传统文化中修身的标准和过程,自觉取其精华的优良传承,通过“反省内求”深入剖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并针对人格弱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自我改造设想和措施。 4自我锻造 爱因斯坦曾明示,人格绝不是靠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形成的。大学生个体应自觉、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健康人格在实践中形成并得以完善,使缺陷人格在实践中得以改造和修正。大学生应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使改造自我的设想有机会得以落实。在自我改造过程中,对一切不良的道德观念和人格弱点要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批评,坚决抛弃。 5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也就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控。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在人的发展乃至生命质量中影响重大,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与自身锻炼密切联系着的。要做到自我控制首先要意识到其意义,然后通过自我监督和同伴监督完成应尽责任,抵御各种诱惑。在自我控制中,慎独尤为可贵,它要求个人努力做到在独处的情况下,仍能自觉按照良好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自律、慎独对个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做起来更难,但只有把人格建设提高到这一境界,健康人格才能植根于内心深处,健康人格才能真正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