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时间:2014-06-06 13:39 点击:
一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表现形式 1消极自卑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在日常的穿着打扮,生活、消费水平等方面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普通话水平、英语水平,人文素养等均与非贫

  一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表现形式

  1消极自卑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在日常的穿着打扮,生活、消费水平等方面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普通话水平、英语水平,人文素养等均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使得许多贫困大学生觉得自身处处不如人,长期处于消极自卑的不良情绪中。部分贫困大学生给自身设定了过高的目标,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未能达到预期标准,这种心理落差使得贫困大学生产生自我否定、自我轻视的悲观消极情绪。

  2敏感多疑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消极自卑的状态,常常会觉得自身在各个方面均差他人一等,时常担心他人瞧不起自己。此外,由于平时拮据的生活状态,容易使其他同学对其产生怜悯和同情,但他人的这些情绪恰恰是贫困大学生反感的,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对与经济有关的话题尤为敏感,对其他同学间的私密交流或同学对其不经意的目光投射抱有充满敌意的反应,拒绝他人善意的资助与帮扶。

  3孤独抑郁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日常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多表现出不喜欢或不善于与人交流,而喜欢独来独往这一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其实许多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往往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与他人沟通交流,融入他人生活,建立并扩大交往范围与对象,但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又认为,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融入其他社会群体,贫困大学生的消极自卑情绪也促使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倾向于将自我封闭起来。这种矛盾的情绪往往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对他人态度忽冷忽热,情绪飘忽不定,这也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如此恶性循环,加重贫困学生心理负担,逐渐产生孤独抑郁的情绪。

  4紧张焦虑

  贫困大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遇到事情,甚至是对其不公平的事情时仍表现出胆小、怯懦,不敢去申辩、争取,而大多选择默默承受。二是当遭遇挫折如成绩下滑、找工作不顺利等情况时,常表现过度紧张、焦虑,出现失眠、狂躁等心理、生理症状。究其原因,大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属于弱者,没有所谓的“后台”,即使争取,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甚至会遭到“报复”,因此对于不公平的事情多选择沉默。另外,许多贫困大学生将读书作为改变其生活的唯一出路,而且自身学业的持续也为家中经济增加了负担,生活的压力与自身过高的期望,使贫困大学生对于挫折或打击的承受能力很差,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使其感到紧张与焦虑。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是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贫困”二字,按照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一名学生完成四年大学学业大约需要3~4万元,这对于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为了支付学生的学费,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累累,而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了贫困大学生直接的压力来源。与此同时,家人也将所有期望全数加注在学生身上,经济上的压力,亲人的期盼,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是负担。

  二是家庭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养成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学生家庭致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单亲或者孤儿;二是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人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家中遭遇突然变故,如洪水、疫病、父母突然失业等。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家庭成员在生活中难免表现出抱怨、失望、痛苦等消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在家庭经济的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少情感关怀,这也使其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畸形。

  三是家庭成员过高的期望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贫困大学生感到困惑甚至是压力。贫困大学生在家庭中往往被冠以“榜样”、“有出息”等头衔或称号,得到众多人的赞许与关注,成为家庭的希望与骄傲,但是来到学校,新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自身变得不再那么优秀,甚至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名学生,尤其当遇到竞选失败、成绩不如意、与同学沟通交流不顺畅等困难时,由于家庭及自身过高的定位、期望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极易引发悲观失望、甚至是厌世的负面心理。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