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教育在德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和德育相互渗透,音乐作用于主体心理结构的审美教育,使人的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发展,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对培养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学校科学管理和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功能;渗透;有效方法 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早就提出过要造就“完整的人”,他认为人也应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很显然,马克思认为“完整的人”也应该是“美”的人,也就是学会了审美和创造的人。高校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审美观和创造精神的全面发 展的人才是其内在要求。而音乐教育以其天然的优势,具有着天然的审美和创造功能,对培养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学校科学管理和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 1.音乐教育与德育相互交联、渗透,显现了极强的德育功能 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灵,影响人的善恶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良心、伦理信念,使人的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发展,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形成,构建起追求人文精神和理想追求的行为,因此,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 1.1塑造人格的功能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明确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完善高尚的人格,美化人的灵魂,还能激发人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我国西汉时期的《礼记》指出:“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1]这里说明音乐教育和德育相互渗透,音乐作用于主体心理结构的审美教育,使之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情致与人格,而最终达到“神人以和”的总体目标。《乐记》中说:“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也充分说明音乐美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1.2规范功能 我国传统礼乐总是礼乐合壁、美誉合壁,直到现在仍然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走向。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及道德行为的“礼乐制度”,将“乐”与“和”相提并论,“乐”是由不一样的“音”、“声”结合起来的,“和谐”的音乐才是美的。《乐记》在《乐象篇》中谈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生民之道,乐为大焉”,提倡音乐在有益于人民身心、改善社会风气、影响伦理道德、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中的积极作用。[2]“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母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柔。”[3]在音乐的感染下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然而然中建立起来,使人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1.3陶冶功能 任何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感情作基础,那它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近代学者梁启超指出:“盖欲改造国民素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4]任何一个明智的教育家都会深刻的认识到音乐教育能起到教人做人,美化心灵,升华其精神境界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以触摸,塑造人类心灵”的特殊功能,完全可以成为进行“以人为本”的德育的重要手段。俄国著名音乐家克列姆辽夫曾说:“音乐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但在音乐中寻不到道德说教,音乐的主要力量在于情感教育。”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艺术是最强有力的感染力的,这已被人们所公认。前苏联作曲家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表达了黑暗必将被光明驱散,邪恶必被正义战胜的强烈信念;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一部充满了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一定是以人类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的大同理想。实践证明:音乐对学生的优秀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以优美的声音形态浓缩而成的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与人产生身心交感共鸣,使人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妙意境中,渗入到人的潜意识层,潜移默化的孕育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力。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音乐,是人生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2. 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学校科学管理和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
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是美育教育重要一部分。它可以组织与协调人的意志与行为,表达和交流思想感。因此音乐教育能够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德等方面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方向发展,促进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构建起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