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如戏 对伯格而言,社会分层格局、社会等级序列与社会角色预期等型构成了我们每个人实践行动及人际互动的“结构”,但我们并非完全无法“逃离”此结构的规制以获取所谓“自由”。他认为即使人与人之间基于社会互动凸显出了诸种符号性差异,比如身份、地位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财富、声望等,但这种符号标识与个人存在之间的关系仍旧随着社会实践的进程在不断流变重构着。暂时拥有不同社会资源的人围绕着资源操控权进行着持续的博弈,而互动规则的合法性争夺则贯穿其发展始终。没有确定不一、不可磋商的“剧本”,当然也就不存在一成不变、不可再构的角色,参与社会互动的各方常常既在常规之中又竭力越出惯例之外,总是基于不同的形势与时机与自己先定的所谓“社会角色”若即若离,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彰显其自我存在的价值及意义,此正如伯格所言:“个人的个性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特性。”而只有非本真的存在才会在匿名的人中失去自我,并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拱手出让给社会建构的抽象概念[26]。也即是说,整个社会并非闭合僵死的刚性“结构“,其运行恰如一场互动游戏,其间充满了践行的情境性与新意义浮现的机变性,而游戏的创造性、狂欢感及与过往的断裂感令参与者兴奋且跃跃欲试。总之,社会学的视角要求我们在看到社会结构规训下个体不自由的同时,更要看到社会游戏层面上个体意义创造的自由,揭示其交互关联、博弈进退的流变路径与演化模式。 综上所述,社会学兴起于两次大革命之后的现代性语境,在这一特定场域中:理性觉醒与民主科学成为时代主旋律,“祛魅”的冲动激扬四射,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崇奉、价值归属与宗教信仰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鄙弃。但旧的困扰并未因反思与批判的勃兴而消失,而新的矛盾却随着现代性的来临而日益凸显。社会学正是嵌入在现代取向与传统偏好、启蒙与反启蒙、理性与非理性、实证与反实证、经验与非经验等复合关系中,以一种在矛盾与紧张中不断穿行的体认方式去理解及应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变迁,去洞悉理性人型构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可能性路径,去把握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与人际互动的基本模式的。这是社会学实现其学科地位合法性确认必须做出的知识回应,也是其基本的社会承载的体现。总之,只有以矛盾紧张、循行转关的逻辑才能理解社会学思想的演化格局,明白其特定的学科视野与问题论域以自证其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也才可能有效回应“社会学何为?”这一基本追问。 ——————————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 〔2〕郭忠华.现代性·解放政治·生活政治:吉登斯的思想地图[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 〔3〕〔4〕〔5〕〔6〕克里斯·希林.社会学何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8,10,10. 〔7〕〔8〕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4-5.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2008.153,85,5,7,8,11-12,20,19,13,中文版序,44,31,43. 〔22〕〔23〕〔24〕〔25〕〔26〕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2,94-95,80-82,53,163-16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