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举式人才选拔方式的现代启示 1.对知识分子和教育的高度重视 对知识分子和教育高度重视是历代统治者和当政者高度一致的做法,从周公吐哺到张之洞延请辜鸿铭,绵延数千年,中华民族血脉中那种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一直薪火相承。而当政者亲自抓教育的做法,也是非常值得推崇和推广的。教育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自身良好的可持续的教育模式,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2.政府、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结合状态下的人才发展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科举制社会时期,社会相继创造了一系列选才、用才的方法,在理念、标准化、社会影响力方面都是现在学习的榜样,他们能通过国家或政府的法令、条规,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为国效力,实在是需要值得肯定和研究的。而且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设置,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和创新。 3.古代人才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古代人才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可以提示现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需要什么样的产业经济来支撑,笔者认为应该是高科技的生物、生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华民族是一个过着孩童般心灵生活的民族,但就是这样看似简单幼稚的心态却能维持那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和社会,处理过人类历史上曾经最多人口的最艰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天生温和,对世界充满了和平友好的期待,但同时有拥有卓越的智慧和理性,这正好赋予人维护生态平衡、和谐人与自然的能力。所以,未来知识分子的制高点,应在本来就自然而然接受的,同时又富于时代科技因素的高科技生物、生态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上。 五、结语 古代科举制度影响至远,但科举制度也存在着平铺散漫、无力量的缺点,而整个国家又是中央集权体制,导致社会所有的问题都展现在庞大的中央政权之下,所以古代社会缺乏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普通人之间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的知识分子缺乏战略思维和武装斗争精神。这样的情景下,唯有强化教育的创新发展和契约精神的培养实践,摆脱后殖民地文化的盲目崇洋媚外,才能保持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重新占据世界发展的引导者位置。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新论[M].三联书店,2005. [2]周秉钧.尚书[M].岳麓书社,2001. [3]程裕祯.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辜鸿铭.人的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