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充分发挥人才与智力优势,将高校建设成为决策咨询的“思想智库”。要有效发挥好学科、人文、师资、智力的聚合效应,为国家、政府、社会宏观决策提供建议、咨询和决策研究与参与,为解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局性问题、瓶颈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综合研究成果和理论指导支持。 第二,要成为服务经济社会自主创新的引领力量。坚持人才培养对接社会、对接市场、对接行业、对接产业,将自己建设成为政校企一体,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生态基地”,使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形成“政府支持、市场导向、企业参与、学校主导”的良性生态链条,让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能用、适用、中用、好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中有市场、有作为、有发展。 第三,要高度凝聚资源、团队、平台、项目、成果等,形成集约化支持体系,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区域产业发展的“经济后援”。要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高新产业共建等形式,形成高校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的合作发展模式和服务经济社会支持体系,全面提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项目支撑、成果支撑和动力支撑。 第四,要强化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注重文化创新,成为文化传承的“示范窗口”。作为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要主动引领社会风气、道德风向、文化思潮和价值取向,主动面向社会、社区和广大民众弘扬、传播、发展中华文明;不断研究、创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为所在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品位的提升、文化内涵的提质起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此外,高校对服务经济社会的过程,不仅仅是以自身智力优势帮助社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课题,还应当通过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将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先进的理念和文化传播给社会,双向互补,共同提高,引导我们的社会和各个群体在实现“梦”的进程中不断走向高雅、走向文明。 总之,“梦”的实现,是一个国家的追求,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或理想,是指引十三亿中华儿女不懈奋进的目标导向、精神支柱和思想灵魂,在这个寻梦、追梦、筑梦、圆梦的伟大征程中,高校理应也必将成为托举“梦”的强大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朱善璐.实现梦先育筑梦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7.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高教研究,2012,(7):8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