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可能性 1.是由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的。"纲要"课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历史课,又是政治理论课,是以历史的方式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随着形势的发展,"纲要"课应承担起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任务,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2.是由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内容决定的。"纲要"课程内容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意识教育的素材,在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纲要"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吸取前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启发学生认识到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是由近现代史纲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决定的。"纲要"课程被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在高校已经开设6年了,但其学科地位始终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究其原因,是由于"纲要"课没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未能充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纲要"课却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解决途径。所以,充分挖掘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纲要"课自身发展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三、在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一)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渗透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纲要"课教材中隐含的能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知识比较多,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表面看来与生态问题没有关系,但其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意识教育方面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这就需要教师能从教材的隐性知识中挖掘出教材蕴含的生态文明的内容,选好切入点,从正反两方面有选择地适时穿插生态文明的内容。"纲要"课教材中的隐性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如抗战时期大后方难民移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人类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抗战时期日本实施三光政策、采用细菌战和化学战;二战中美国使用原子弹,这些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3)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态失衡。如大跃进运动中毁掉大量山林大炼钢铁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4)历史人物的生态思想。如清末左宗棠对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创新"纲要"课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必须转变陈旧的灌输型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就是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广泛深入探究历史生态问题,并通过自己去查阅资料最终获取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搜集生态信息、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生态文明知识外,课外实践活动也应成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运用获取的生态文明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尝试在亲身体验中去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去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比如,让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成立历史环保社团、举办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生态题材的板报、通讯、校报、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生态题材专题讲座等。学生在这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参考文献]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5. [2]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8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