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统合"目的"与"规律"之内在张力的人才培养"适应观" 综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演进轨迹,诚如王道俊所言,"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传统,其主导的一面是强调教育的适应性,我们今天似乎还在继承并强调着这个传统"。[15]客观地说,这种适应性的教育传统在传承文化遗产、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然而,它同时也是以对教育自身的压抑和禁锢、对社会进步的束缚和阻滞为代价的。在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新的时代精神、创新与超越已成为大学新的价值追求的当下,重新探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超越性之关系,科学赋予人才培养"适应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教育作为一种人在社会中培养人的主客体统一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它必然要受到现存的自然条件、人的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条件的规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普遍接受"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样一条基本规律无可厚非;然而在另一方面,教育履行传递人类已有的、历史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这一功能的目的,并不是把人类已有的一切在新一代人身上重复创造出来,并使他们去"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而是通过这种传与授,使它所培养的人能够把已有的一切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工具与手段,去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和现存的自我[16]。这是因为,人和社会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现在不可能是过去的翻版,未来也不可能是现在的复演,因此,教育就应该以前瞻的眼界来培养人才。正如《学会生存》所洞察到的那样,"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为教育体系提出一项崭新的任务[17]。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加速变迁,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建设教育强国已成为未来各国竞争的主要战略。不难理解,"在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中,是人决定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由今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未来建设的人,将是创建、推进新社会的主体与原动力。因此,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的精神状态的人'"。[18]由此可知,今天,肩负着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的大学,其人才培养固然无法摆脱现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但是改善制约大学人才培养的上述条件的重任,仍将责无旁贷地落到大学所培养的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人肩上。故而,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把立足现实与面向未来结合起来,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内在融通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的看法,常常陷入"社会中心主义"与"个人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之中,从而引发了教育"适应论"与"超越论"之争。实际上,此种思想争锋为我们探寻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两个维度的内在融通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思考路经。 1."超越论"的前瞻诉求 教育作为现实生活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具有一成不变的恒定性,而是不断地在对现实条件进行超越的过程中,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鲁洁教授就曾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论出发,指出人与动物在和他们所处环境关系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依靠本能去适应环境,人则是通过实践而改造超越环境;而教育的超越核心在于,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教育的内外部依据及其辩证关系主要在于:一方面,"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定要受到构成社会基础的经济及其集中表现的政治的制约";另一方面,"承认教育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实际之中,并不意味着把教育的功能理解为'再复制'与'再生产'","只谈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的肯定性(适应性)关系,而忽视乃至抹煞它们之间的否定性(超越性)关系,也许正是当前产生许多教育危机的理论根源",因而"培养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人,超越意识与超越能力相统一的人,这才是教育之宗旨"。[19]也就是说,理想的教育处于现实的规定性之中,社会赋予人以现实的规定性的同时,还通过教育把理想根基根植于当下的实践土壤之中,教育的核心功能指向"超越"。 2."适应论"的现实情怀 教育的发生过程,是在"离场"同时的"在场"。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活动,不可能悬置高空、虚无缥缈,而是扎根于大地之上,以现实为依托的社会建构的过程。"教育既有'创造性'也有'守成性'功能,'适应'与'超越'是一组既'对称'又'递进'的概念。杨昌勇的商榷文章通过对鲁洁教授文章的引文进行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逃脱不了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法则的制约",教育只能是一系列"配合现在、适应未来"的"维持性适应"、"动态性适应"、"改造性适应"、"前瞻性适应",只能是一种"沿着现实规定性路线展开的一个从不适应到再适应、适应性升级和适应性转换的不断过程";"总而言之,教育、社会和人的发展,正是在物质本体论的客观必然性的优先性与社会实践论的主观能动性的优越性的辩证关系中推进的"。[20]也就是说,教育的发展过程,是"生于斯而安于斯,安于斯而行于斯"的在地行动。既存的社会条件对教育发展具有强大的"主宰性"。教育的发展,要守成于社会客观现实,尊重现实,在现实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避免意识乌托邦的虚无情怀。 3."连续性"的双向整合 客观地说,论辩双方及其随后涌现的共鸣者和异见者,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视角而得出了不同的观点,或者是因为抱持了不同的观点而寻求了不同的视角。"超越论"的观点并未否定教育的"适应",它否定的只是那种遮蔽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适应论",而《适应论》的意见也并不是绝对地反对超越,它反对的是脱离既存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现实条件的"超越论"。我们认为,大学人才培养应秉持一种"适应基础上的超越"立场。在这里,"适应"什么和"超越"什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二者的彼此对立肇源于隐匿在它们背后的假设前提:"适应论"倾向于把既存的社会条件认为是保守的、难以逾越的,而"超越论"则认为现实社会的制约是暂时的、可以改善的,教育会使未来更加美好。其实,用运动的观点来看,"现在"既饱含着"过去",又充满着"未来","连续性"是贯通"适应论"与"超越论"的整合力量。因此,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适应"应当是对现存积极因素的顺应和促动,而"超越"则是对当下消极因素的否弃与超拔,二者应当以追求人对社会的引领带动、人与社会的互动发展为终极目标,如果"适应"和"超越"不能达成甚至背离了这一目的,那么,它们就有可能成为"盲目的适应"或"无根的超越"。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大学应当把根本标准的两个维度统一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造精神、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实践之中,科学把握根本标准中"全面观"与"适应观"的本质内涵和内在统一性,努力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和社会发生重大转型背景下,创新理念,重树大学的本体价值追求导向;创新实践,变革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评价,完善大学的质量观测体系,从而探明实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基本路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