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想观念,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推进内涵建设,实现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体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的办学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服务定位,并以此指导学校的内涵建设。 2.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础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导向、吸纳优秀学生、提高就业率和社会声誉的首要环节,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深入探讨专业改革与建设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基石和平台。 3.师资队伍是内涵建设的关键 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除了有推进校企合作的体制障碍、推进工学结合的环境障碍外,教师的观念和能力本身也是问题。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和教育教学的主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师资队伍是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 4.社会服务是内涵建设的重点 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大的表现形式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注重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 5.体制机制创新是内涵建设的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是发展高职教育软实力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高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融资体制,才能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需要主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三、路径探析: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对策构想 1.与时俱进,更新高职教育理念 在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应发挥引领和核心作用,应把推进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办学模式、发展思路转变和内涵发展的前提,真正树立起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的办学理念。 在内涵建设中,首先,应树立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观;其次,要树立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质量观;第三,要树立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第四,要树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观。 2.适应社会,加强专业建设 作为内涵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应建立灵活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使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贴近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专业发展才更具有生命力。 首先,专业设置应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的建设总体规划,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其次,专业设置应增强针对性,对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的专业重点进行建设,并着力打造学校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专业。再次,专业设置应结合本校实际,要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招生规模、教学改革协调一致,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优势,保证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3.统筹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首先,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其次,招收具有一定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的人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第三,实行职业院校教师预就业制度,即从研究生或本科毕业生中招收,招收后安排到企业进行挂职实践,发给相应工资报酬,合格后正式录用,从制度上保证了兼职教师队伍的行业企业经历②;第四,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五,建立“双师型”教师相应的激励政策。 4.明确职能,加强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学院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