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英语实施分级教学,并融入模块英语教学,这是学院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的积极尝试和探索,也是改革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职英语"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教学目标和具体做法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试行分级指导。应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给高职英语实施分级教学提供了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仅靠高职公共英语这一基础课程,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开设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相对应的模块英语课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因此,"分级+模块"英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实施分级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级指导。在组织和实施分级教学时,对新生入学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测试采用三级A试题。入学英语水平测试和高考英语成绩是新生分级教学的主要依据,分成A、B两级。A级主要由实验班和A班组成,B级主要由B班学生组成。分层教学一年参加三级英语考试后,学生选择喜欢或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模块学习。这就是英语"分级+模块"教学模式。 (二)"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一是在达到公共英语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指通过A、B级考试),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其职业竞争力。二是按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就业需求及兴趣,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多层次的模块教学,实现因求施教,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三是通过分流培养、分级教学等方式,落实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多层次、多出口的课程体系构建。 (三)"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第一学年完成公共英语课程(必修课)的学习,达到教育部基本要求规定的A、B级水平。第二学年开始,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模块英语课程(选修或必修)进行学习。英语课程模块兼顾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提升:一是专业素质模块,包含专业英语、实际的专业项目等,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二是专项语言能力模块,开设英语听说、英语阅读与写作,发挥学生本身特长,进一步提升学生专项语言运用能力。三是素质能力模块,开设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性学习项目、实践项目等,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四是职业拓展模块,开设商务英语证书、雅思和托福留学课程等,拓展和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这一课程设置模式达到了公共课和专业课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证书、文凭或行业技能等多功能立交桥式的教育模式,全面拓展学生的能力。 二、采用"分级+模块"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笔者于2011年对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实施"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有关分级教学的问卷530份,回收442份,回收率83.4%,有效问卷419份,有效问卷率94.8%。发放有关模块教学的问卷577份,回收529份,回收率91.7%,有效问卷475份,有效问卷率89.8%。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一)采用"分级+模块"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调查数据显示,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合理性、满意度分别为71%、84%和79%;模块教学的必要性、合理性、满意度分别为87%、91%、87%,这表明"分级+模块"教学模式广为学生接受,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适合大范围推广。究其原因,分级教学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班级学习,而模块教学使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模块英语内容。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事实,32%的学生认为学到了和专业相结合的知识,39%的学生认为选择了自己最需要的内容,44%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某项能力,还有的学生认为建立了自信,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采用"分级+模块"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方法传统,不符合"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要求。很多学生认为,"分级+模块"教学模式下,虽然学生选择了不同的英语课程,但教师仍然把教学重点放在文章、语法点的讲解和训练方面,以应试为目标,如此一来,学生的语言技能很难得到全面提升。模块英语虽然开设了专业和职业英语课程,但课堂教学缺乏职业环境下的实操语言训练,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得不到体现。还有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不注重教学设计,缺乏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强。 2.教材缺乏实用性,没有充分体现"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优势。"分级+模块"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但改革之初忽视了教学内容及教材的差异性,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都使用统一的公共英语教材,学生感觉不到分层教学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相同的教材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来说,内容过于简单,而对于B班的学生来说,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各班老师只在教学进度上有所不同。如实验班加快了讲课的进度,扩充了授课内容,而B班的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重点翻译文章,讲述词汇和语法知识点,然后做课后习题。而对于模块英语课程,虽然不同的模块采用了不同的教材,但同一模块中每门英语课程采用单一的教材,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单一,课程内容与将来工作岗位脱钩,未能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应用性不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3.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整齐划一,抹杀了"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差异性。对于不同英语课程学生的成绩评定,采取了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各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50%。形成性考核由四部分组成: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验;终结性考核就是期末考试。此种方式显然只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实践和交际训练。更重要的是,"分级+模块"教学模式下课程门类多样,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而整齐划一的考试方式和考核内容显然抹杀了"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差异性。《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应以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为目标。"因此,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只注重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测试是行不通的,还应当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原则,成绩评定中渗透职业教育的精神,注重职业能力的测试以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评价。 三、"分级+模块"教学模式的再思考 (一)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模块,加强学生能力、情感和素质内容的渗透。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锻炼他们语言运用能力。利用职场语境创设、课堂讨论、角色表演和互评、对比、交际法、小组活动、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角色表演、小组活动等教学方法还会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