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伦理是指制度化了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亦指制度的合理化、合道德性,是对制度的一种价值评判。从制度的语境和制度与伦理的关系来看,它至少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制度安排的道德性、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二是道德的制度化,即制度本身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判断。前者构成了制度的伦理基础即道义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制度能否对道德发挥作用,后者依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直接构成制度的组成部分[5]。可以看出,制度伦理兼具道德和制度两方面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实现道德和制度的结合,它在维护道德秩序、进行道德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师德建设问题的制度伦理分析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而我国目前缺乏符合师德伦理精神的制度安排,缺少完整的体系和有效的执行力度,尤其缺少可操作性的规定,是导致部分教师出现不道德行为的首要原因。从制度伦理视角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制度设计制定不完善 首先表现为缺乏伦理精神,评价体系不合理。现有的薪酬水平、福利等难以维持教师社会生活需要。光明网的调查显示,在对校外兼职的态度上,43.1%的高校教师认为可以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23.4%的高校教师认为应大力提倡。不能满足需求的物质保障导致出现有偿代课、课外辅导等不道德的现象;侧重于教师的业绩、科研等能力而忽视了道德水平考察的政策导致大量教师为追求职称、成果而作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其次表现为制度的不完善,缺乏一套完善的指导和规范体系,国家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政策不能有效衔接,甚至出现管理的真空现象,直接强化了教师的侥幸心理。再次表现为制度的不明确性,现有的师德伦理规范有些规定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不能全面、有效地约束教师行为。此外,政策的制定缺乏教师的参与,致使政策不能符合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不能得到教师群体的接受和支持,自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 (2)制度执行方式不健全 首先表现为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配套政策措施等滞后,不能给予教师一定的社会保障。其次,现在单一的舆论引导、理念宣传等非强有力的引导不能保证教师在缺少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实现自我克制,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自觉遵守基本师德伦理规范。再次,不能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目前我国的师德建设相关课程一般都是强制进行的、单一的说教和引导,缺乏必要的研讨会、实践等互动活动,使本应作为主体的教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自然产生抵触情绪,根本达不到开设课程的目的,更不用说提高师德水平。另外,有关部门和单位未对师德行为进行及时评价,更未对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及时给予处理和通报,不能起到引导、震慑的作用,直接导致道德行为日趋减少,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加,整体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3)制度完善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我国没有要求及时修改师德素养规范的制度,未对制度改进的频率、责任单位、监督单位及其职能等各项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致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对师德建设相关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结果出现一些制度管不了的行为和可能符合社会需求却仍然受到限制的行为。 三、基于制度伦理的师德建设对策 1.师德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教师在道德、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绩效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中心,围绕其需求展开工作,首先需要满足其基本需求,这样教师才愿意追求较高层次需求。如果教师可以通过教育事业获得足够的工资收入,就不会出现有偿代课、校外兼职等现象。其次要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工作环境,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措施使教师感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满足其心理需求。再次要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道德建设的根本,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终极目标,以选派教师进行进一步深造和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等为途径,以健全教师科学评价体制为保障,充分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 2.师德建设制度的建立 关于师德建设规范的实践层面,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教师伦理制度。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颁布了《教育国际专业伦理宣言(修订版)》,美国在1975年出台了《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新西兰在2005年颁发了《新西兰注册教师伦理规范》,这就充分说明师德建设不能仅依靠个体的自觉性,还应该同时纳入强制性措施,通过合理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实现师德建设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