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验总结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在尝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对现有的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在以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尽力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教师的专业研究结合起来。教育部的“05方案”指出:“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也就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教学不能脱离理论教学,而是要为理论教学服务。因此,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既要服从教学内容的要求,又要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这就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时应尽量符合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实践教学只有与教师的相关研究相结合,调研题目的制定才会更具严谨性,调研方案的提出才会更具科学性,调研内容的设置才会更具前沿性,学生的调研才会有深度,调研报告的质量才可以进一步提高。相辅相成,学生的考察调研也可以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师的科研起到促进作用。比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鲁娜教授的科研方向是生态生产力研究,由她指导的学生社会实践论文《社区居民生态消费现状调查》就与她的科研方向非常接近,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相得益彰。
第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实践教学的本意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某一门课程的,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于教师能不能发现他们的需求、疑惑以及关注的问题。[4]因此,我们在每学期上课之前,就事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摸底和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然后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设计实践课题,联系实践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己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设计的实践选题,教师只做原则上、理论方法上的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实践指导。
第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国际国内的重要事件或重大纪念活动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灵活性,授课教师根据不同的理论专题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联系《概论》课的相关内容,教师就可以针对当时的国内外重大事件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我们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时,就安排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再比如2009年组织大学生参加庆祝新成立六十周年的活动,加深了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理论以及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认识;还有2011年,《概论》教研室举办了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以纪念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通过参加比赛,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深有体会。这种结合,不仅有效地表现出《概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而且极大地避免了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如何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建议。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其实是互为主体的,既是执行者也是参与者。因此,归根结底,无论哪种教学方法,何种教学模式,只要解决好、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就一定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维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255.
[2]陈占安.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3]李林英,宋桂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谭培文.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