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板印象:难以抗拒的人性基础
在班级场域中,总有一些人因为某些显著的特征而进入教师的视野。凸显在这种视野内的是班级场域里的两种人群:一种是被贴上成绩优秀,可能有好的前途标签的所谓好学生;一种是成绩不好,抵抗情绪较强的所谓差生。这其中无论哪一种都是来源于几次考试中承载成绩的文本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在这里,这种暗示作用不同于入场阶段的初步印象,而是进一步被强化,并形成了刻板印象。在这种刻板印象形成后,尽管学生在其被贴的标签走上社会后不一定会发展,但至少在当时,成绩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遮蔽学生很多其他缺点,并获得更多的隐性和显性资源。我们也许接触过这样的例子,同样是自习课上讲话的同学,教师会刻板地认为成绩好的学生说话是为了探讨学习问题,而且即使知道了事实真相,教师也往往为成绩好的学生开脱,即使评批,隐藏在这种批评背后的也是难以抵制的对这些学生的关怀。与此同时,另一类学生却在误解和成绩差的阴影中继续沉沦。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这种刻板印象在班级中占据的一个明显的优越,就是能够坐在教室显眼的位置,这种显眼的位置不仅承担着一种权力,也在生产着、加剧着更深的不平等。这就是教育中“马太效应”的现实展现。当然,这在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也有着特殊的原因,因为教师就是要靠教学成绩来获得认可的,而教学成绩的直接体现就是学生的分数。尽管这个制度的因素不能成为造成班级场域不公的合理借口,但这种情况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班级场域的不公平,加上人类对好东西喜爱的天性,这就共同制造了班级场域的不公。
三、凸显在班级场域外的教育不公平
班级场域的不平等不仅隐匿在入场前的不平等,存在于场域中的不平等,也凸显在班级场域外的教育不公平上。班级场域的存在发展始终处在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控制与苑囿之中,场域外的不平等不仅是班级场域不平等的社会延伸,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班级教育的不平等。
(一)班级场域外学校环境的审视
在社会学家的眼里,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播文化、从事教育的场所,它更是一个制造不平等的基地,班级中的不平等与学校的种种不平等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无法割舍的关系。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如果以社会学的理论去审视学校,我们会发现学校处处存在着或明或暗的不平等现象。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学校生存的好坏与班级有着密切的联系,反过来说,学校也会对班级加以约束与管辖,让班级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达到学校所认为的“好”。因此,对于不同班级的处置就成了学校权力必须涉及的一项工作。不能否认的一个现象是,社会在制造重点中学、实验学校的同时,学校也在“分娩”着重点、实验班级,而对实验、重点班级资源的分配已经注定了班级场域中的不平等。进入不同的班级就意味着即将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通过不同的班级,我们就能看到学生的三六九等。教师在进入班级前就已经在“因材施教”了,对于非实验、非重点的学生所采取的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由于教师在进入班级前就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没有必要讲深入、有难度的知识,因为讲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和不必要。教师在从事班级教育的时候,所秉持的心态也是感觉到自己被贴上了标签,感觉到在自己的同行面前底气不足或不自信,感觉到教这样的班级是自己一种无能的表现。而这种心理暗示能够通过教师的眼神、行为举止传递给他所任教的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在不自觉之间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作为重点、实验班级的学生除了感到自己身份优越外,也会不自觉地受到教师、学校的影响而对非重点、非实验班级的学生投去另类的目光。班级内部,学生已经承载着种种的不平等待遇,走出班级本应该去呼吸一下属于自己的新鲜空气,然而,一个个隐形的标签随着走出班级的刹那被无形地贴在了脑门上。学生感到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走出班级的学生并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反而是这种班级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班机内部因不公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公被进一步强化,而不是消减。
(二)班级场域外家庭环境的审视
学校班级是一个制度性的存在,在这个场域中,学生们因为暂时聚到一起形成了一定的场域特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在这个场域里的不公,不仅在走出班级场域并进入较为宽松的学校环境中没有得到转变,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家庭环境里,在家庭中这种不公平也没有得到有效地缓解。学生们,无论是所谓的优秀生还是差生,都渴望到家中去感受温暖,在家中寻找到尊重和公平的待遇。然而离开学校班级这种制度化的存在,我们也只是暂时邂逅家中的轻松和关爱。作为常态性存在,在家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文化资本作为唯一的标准,即使学生在其他方面优秀,但同成绩优秀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这种差异不存在等量兑换的关系,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因为成绩原因在家失去自由的孩子。家里的不平等对待使孩子在心里将自己的地位和待遇定格在一种扭曲的合理中,这种不合理的合理性进一步强化了班级场域的不公,这种不公不仅是外在环境强加的,还是学生自我难以逾越。这种强化是对班级场域不公的强化,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克服。
总之,班级场域不公不仅在起点上受到了社会资本和文本暗示的影响,在场域外也被学校和家庭环境进一步强化,这些因素伙同班级场域中阻碍教育公平实现的因素一起构成了微观领域中教育公平的困境,认识这一困境的存在,有利于增强教育公平实践层面的自觉性,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翁文艳.教育公平的多元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3):62-63.
[2]盛冰.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改革[J].教育学,2006(7).
[3]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406.
[4]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9-184.
[5]张文学.教学差异:教学公平的困境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3):152.
[6]张进清,蒋士会.论教学的复杂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