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生专业匹配度 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导师的专业与学生专业相符时,学生感知到的指导显著高于专业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当问及"你认为影响导师指导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时,75%的受访者提到,师生专业匹配程度是重要因素之一。为学生提供所学专业方向的指导是导师学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而师生的专业匹配度直接影响到导师对学生专业指导的质量和深度,这显示出导师研究领域与学生专业上的差异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导师专业指导效果。 2.指导沟通方式 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表明,导师职称与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不显著相关。说明导师的指导更多地受到教师个人指导沟通方式及主观态度的影响,与其职称没有必然联系。在访谈中,有65%的受访者认为,导师的指导沟通方式会对导师指导效果产生影响。在进一步对受访者进行导师指导沟通方式的调查时,60%的学生表示,目前导师常采用的指导方式"单一",30%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方式"比较多样化",仅有10%的学生认为当前导师指导沟通方式"十分多样化"。受访者提到的导师指导主要以座谈会、邮件、读书会的形式进行,辅之以电话、短信沟通。 3.导师责任意识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感知到的导师的学业指导和情感支持在导师与学生见面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每学期与导师见面次数低于2次的学生感受到的导师学业指导与情感支持最少;见面2?5次的学生其次;与导师见面次数达到5次以上的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导师给予的学业指导与情感支持。因此,导师与学生见面次数越多和指导次数越多,学生感知到的来自导师的学业指导与情感支持就越多。同时,在访谈中,所有受访者均提到导师的责任意识是影响导师指导效果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访谈调查发现,85%的学生认为师生见面次数或导师的指导次数是衡量导师责任意识的主要标准。 4.学生的主动性 45%的受访者指出学生的主动性同样会对导师制实施效果产生影响。问及"你是否主动联系过导师"时,仅20%的学生表示主动联系过导师,其余80%受访者则从未主动联系过导师。学生作为实施新生导师制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主观态度,主动意识及对制度的认同程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否积极参与到导师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来,及时客观地向导师反映自身学习、生活等多方面情况,配合导师开展辅导工作,会直接影响制度的实施效果。 四、新生导师制对大学生影响的路径分析 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都表明,新生导师制的实施对大学生的学业、环境适应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自我定位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来进一步揭示导师指导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具体过程。 (一)研究假设 1.直接作用假设 一是导师的指导行为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包括学业指导和情感支持两个方面。而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个体成长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影响发展而来的。[5]-方面,导师的学业指导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经验,这又促使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可控因素,进而使其对自身的能力产生乐观积极的评价,从而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情感支持会通过情绪呼唤作用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程度高的学生,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到自己被教师理解、鼓励和尊重的个体,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体验着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6]教师的指导行为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正向作用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证明。Patrick等关于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如鼓励、关注与关心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7] 二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未来取向呈显著正相关。未来取向是个体卷人未来的程度,[8]即个体对于未来的设想、规划和评价,是一个由复杂的、多阶段组成的过程。[9]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的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它是大部分人类行为的基础,[10]也是个体未来取向的核心。[11]而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则对动机有直接的影响。[12]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性因素,将失败归因于技能的缺乏或不足,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会促使个体提高其动机水平。[13]在现实中,自我效能感作为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自我评价,其强弱会通过个体动机影响学生对个人未来的规划和职业选择。[14]实证研究的结论也提供了佐证,部分学者以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预测学生的自我满足感、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规划。[15] 三是导师的指导行为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有限自制力理论认为,个体一旦处于自我衰竭状态,其各项社会适应性能力就会受到相应损害并表现为效率低下,[16]因此自我控制资源的及时恢复十分重要。而人为诱导积极情绪是目前恢复自我控制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式,[17]通过及时的指导和积极的情绪诱导可以帮助个体尽快恢复其自我控制资源,进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同时,自我控制也可能被经验所改变,[18]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与教师、同伴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经验对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行为控制中自我调节机制尚未成熟,导师对学生学业方面进行的指导,可以帮助其提升个体控制与自我调节的标准和动力;同时,导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积极的情感引导和情感支持,会对学生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有助于学生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 四是学生的自我控制与其学校适应和未来取向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体的消极心理和不良行为,在个体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调节和监控作用。[19]自我控制能有效预测个体良好的调节能力、较高的学业成绩、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更少的心理病理表现。[20]具体的实证研究的结论也支持自我控制与学校适应的正向关系。周广亚以某高校250名大学生为对象研究了大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适应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学习适应有显著影响。[21]其他对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控力与其社会适应、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