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本科新生导师制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及实施效果研究

时间:2016-03-11 10:20 点击:
【论文摘要】结构化访谈和大样本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导师的指导对大学生的学业提升、学校适应以及未来取向都有正向影响,实施新生导师制效果是显著的;师生专业匹配度、指导沟通方式、导师责任意识、学生的主动性是影响新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新生
  【论文摘要】结构化访谈和大样本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导师的指导对大学生的学业提升、学校适应以及未来取向都有正向影响,实施新生导师制效果是显著的;师生专业匹配度、指导沟通方式、导师责任意识、学生的主动性是影响新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新生导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改善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达成的。因此,在新生导师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这一参与主体的主动性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规范新生导师制的实施内容及程序,以细化导师的指导行为和方式。
  【论文关键词】本科新生;导师制;学业指导
  一、引言
  本科新生导师制是指为本科一年级新生配备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需求,对其进行为期一年,涉及学业、生活、思想品德等多方面指导的一种教育制度。这种制度可追溯到14世纪初的英国牛津大学,它为牛津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教育成果和极大荣誉,也成为世界多国高校纷纷效仿的对象。我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率先于2002年开始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尝试,随后国内其他多所高校也陆续跟进。
  大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使得大学新生容易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多方面产生不适情绪,[1]进而影响其专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人格塑造。[2]因此为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提供来自外部的学业指导和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其度过环境转换期和心理脆弱期,新生导师制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出现的。目前关于本科新生导师制的研究相当匮乏,在仅有的研究中,部分集中于对新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及必要性进行探讨;[3]还有部分研究了目前我国新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4]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部分已实施本科新生导师制高校的具体实施细则,对新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化访谈以及大样本的调查问卷对本科新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索导师的指导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影响发生作用的过程,通过考察中介变量和中介效应对新生导师制进行更为细致、深人地考察,以期对新生导师制的完善与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帮助新生更好地完成角色过度,适应大学生活。
  二、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现状
  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的本科新生导师制的实施细则资料,通过对资料进行分类、对比、归纳,分析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及特点。总体来看,帮助本科新生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明确专业方向,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实施本科新生导师制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在具体实施的程序、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有以下特点。
  在指导方式上,各高校新生导师制均采取"一对多"的指导方式,采用一定的程序选拔出新生导师后,通过师生双向选择进行导师分配,一般一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多于10人。导师在学期中针对学生个体特征和需求对其进行学业、生活等多方面的指导,而面谈、读书会是目前新生导师指导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指导形式。
  在组织形式上,主要包括全校全面实施和学校内部个别或部分院、系自行组织实施两种情况,以学院为主体组织开展新生导师工作的情况占大多数,一般学校只出台指导性建议,而具体的实施则由下属的院系自行安排。
  在导师制的实施方式上,不同院校之间差异性较大。例如,部分院校将新生导师制作为一项独立的导师制度推进和开展,而部分院校则将其看作是本科生导师制的一部分;在实施时间上,前者导师的指导时间为大一学年,而后者则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此外,部分院校在对师生进行分配后,无特殊情况不会更改,而有些院校则以一学期为限进行师生的重新分配。不同院校新生导师待遇上也存在差距,有的院校只有每年几百元的象征性劳务费,而有的院校则有上万元的指导费作为支持性配套经费。
  在对导师职责界定方面,多数院校的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细则中对导师职责没有具体规定。如"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学业、心理、思想、经济等多方情况"、"注重学生的人生引导"等多以宽泛的描述为主,缺少量化要求和具体做法指导。此外,部分院校存在考核机制缺失现象,其余大部分院校在对导师进行工作考核时采取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的方式,主观评价居多,缺少客观评价指标。
  在对学生的参与行为的界定方面,目前大部分院校没有具体规定,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意识,还无形中加重了导师的工作负担和政策实施难度。
  三、本科新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
  我们结合结构化访谈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来分析新生导师制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在结构化访谈方面,按照研究需要设计了访谈提纲和具体的访谈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学生对导师制有效性的感知,由封闭性问题组成;第二部分是影响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由半开放问题组成。在样本方面,从不同地区的8所学校共抽取了25名参与过本科新生导师制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北京12人,河北7人,西安3人,广州3人。在问卷调查方面,以北京及西安的四所高校中,在大一期间实行了新生导师制的大二学生为样本,共发放问卷1503份,回收13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26份,分性别、专业、导师职称、见面次数对导师指导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与访谈结果结合来分析新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学生对本科新生导师制效果的感知
  在访谈中,当问及"新生导师制度对你是否有帮助"时,17位同学选择"很有帮助",6位同学选择"比较有帮助",只有两位同学认为"帮助不大"。结合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85.6%的学生表示新生导师制对其帮助很大,认为比较有帮助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4.1%,认为对自己帮助不大的学生仅占0.3%。
  问及"你认为新生导师制度的实施对你有哪些方面帮助"时,主要从学业、生活以及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得到的回答。从学业方面来看,80%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能够促进其了解专业基本情况以及现状,掌握大学学习的有效方法;90%学生指出导师在学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其获取了更多的专业知识;75%的学生表示导师指导能够帮助其制定更加科学适用的学习规划;65%学生认为通过导师指导获得了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还有25%的学生指出在参与导师项目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科研水平,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从生活方面来看,所有访谈对象均指出新生导师制对其适应大学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85%的同学提到导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及时消极情绪,积极调整心态;65%的学生表示,新生导师会对其沟通方法、与同学相处方式提出建议,提高了待人接物能力。从未来发展方面来看,全部受访学生均表示,通过导师的指导开阔了自身的视野,75%的学生提出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下明确了个人学习、发展等多方面的整体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阶段性目标;45%的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对自己进行了更全面的审视,增强了自我认知;30%的学生表示,经过一年导师制的参与,自身思维更加成熟,思考问题角度更加全面。可以看出,导师制的实施对大学生有正向影响,而且主要体现在学业的提升、生活的适应以及面对未来选择的确定性上。
  (二)新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