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让学生的理性思维飞扬(2)

时间:2015-05-05 10:26 点击:
三、品析人物 1.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指名交流。(友情提示;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 (1)那个少年为
  三、品析人物 
  1.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指名交流。(友情提示;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 
  2.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4.分小组准备后组织交流、评议。 
  (揭示寓意要经过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逐步引导过程。因此,掌握了寓言的故事内容之后,要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作出评价。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四、拓展延伸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们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2.多媒体出示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填空、齐读感悟。 
  4.同学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会时有发生,我们应谨记!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如螳螂一样,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患的人呢?(学生畅所欲言) 
  (寓言的形象往往是用比喻的手法塑造的。寓言中所讽刺和批评的真正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准确揭示寓意的另一诀窍就在于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众多的与之类似的现象,结合对寓言中事件或角色的理解做出评价,举一反三,让学生懂得道理或吸取教训。) 
  五、表演深化 
  1.激趣: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 
  2.组织: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润色:学生即兴写旁白、画外音。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这儿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六、链接名著 
  建议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以下书籍——《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代寓言》。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