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墙体裂缝是我国目前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在建筑物重叫为常见。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物体出现的各种裂缝问题。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 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施工质量及方式、砂浆配比、原材料的质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地基的沉降、以及施工时期的温度等,都能引起墙体裂缝,具体原因如下: 1、砌筑方法不当引起裂缝 ①一天砌筑高度超过一步脚手架,造成砂浆缝压缩过大; ②同一块墙两次砌筑时间间隔较长,后砌时对前次砌筑的墙顶部结合面未清理干净,或未事先浇水湿润,形成隔离层,产生水平裂缝; ③填充墙砌筑至梁底留置间隙不符合规定,补砌时不能挤紧; ④填充墙未达到规定间隔时间即补砌挤紧,补砌后,砌体砂浆继续收缩,造成梁底与墙体之间水平裂缝; ⑤未按规定留置预留洞、预埋件,墙体砌筑后乱敲乱凿; ⑥粉刷前,墙体未事先清理干净和淋水湿润,墙体与粉刷层之间不能很好的结合,形成空鼓开裂。 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①当房屋两端土质压缩性大、中部小时,沉降分布曲线将成凸形,此时,往往除了在纵墙两端出现向外倾斜裂缝外,也常在纵墙顶部出现竖向裂缝。 ②新建房屋的基础若位于原有房屋基础下,则要求新、旧基础底面的高差H与净距L的比值应小于0.5~1。否则,由于新建房屋的荷载作用使地基沉降而引起原有房屋、墙体裂缝。同理,在施工相邻的高层和底层房屋时,亦应本着先高、重,后低、轻的原则组织施工;否则,若先施工底层房屋后在施工高层房屋,则会造成房屋墙体的开裂。 ③当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时,往往在不同土层的交接处或同一土层厚薄不一处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造成起墙体裂开,其裂缝上大下小,向土质较软或土层较厚的方向倾斜。 ④在多层房屋中,当底层窗台过宽时,也往往容易因荷载由窗间墙集中传递,使地基不均匀沉降,致使窗台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产生反向弯曲,引起窗台中部的竖向裂缝。 3、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硅砌块等),主要由水泥、砂、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有的由于所采用的原材料未达到行业标准,例如,水泥生产厂家为提高水泥强度,往往采用磨细水泥熟料的方法,导致水泥比表面积大大增大,体积稳定性越来越差。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不但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使混凝土干燥时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拌和水及外加剂中杂质含量过高时,也会对硅砌块质量造成影响。 4、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而引起裂缝 由于各种材料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是不一样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当温度变化引起相连的不同材料的应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引起的应力足够大时,就会产生温差裂缝。这种裂缝,一般是首先出现在建筑物顶层及两山头(端部),由上往下逐步减轻,由两山头(端部)往中间逐步减轻,一般呈正八字形分布。在门窗洞口,形成斜裂缝,一般高的一侧指向建筑物中部,有时在纵隔墙上,也会形成水平缝。这种裂缝在房屋墙体裂缝中,往往占很大的比重。 5、其他原因 有的工程超过了规定的长度,未设置伸缩缝,造成温度变化引起的不同材料之间的绝对变形差距过大,形成裂缝。
不同等级材料混砌,导致墙体开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