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一个农民占很大比例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的基本问题。以和县为例,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困境,进而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为农民增收和实现城镇化建设谋求出路。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71-03 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和县为例,探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隶属马鞍山市,与南京、芜湖山水相连,南京长江三桥、芜湖长江大桥和马鞍山长江大桥以及规划中的更多过江通道,使和县与上述城市主城区联系更加紧密。和县距省会城市合肥也只有120公里,是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群的交叠之地,淮南铁路、合芜高速公路、合马高速、巢宁公路、滁芜公路以及规划中的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宁芜高速航道等穿越境内,区位十分优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县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尽快地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不再安于传统农业经营带来温饱的现状,纷纷外出务工,实现农村这些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一、和县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截至2011年底,和县国土面积13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44495人。其中,农业人口459315人,占全部人口的84.4%。 从年龄结构看,和县人口中18~60岁的占总人口的62.9%,因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从劳动力素质来看,和县劳动力总体受教育、培训的年限少,素质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5513人,占0.9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29758人,占5.03%;接受初中教育的173436人,占29.32%;接受小学教育的245949人,占41.58%。其中,绝大多数农民只接受初等及以下教育。因此,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普遍较低。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农艺也得到迅速地推广,单位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农产品。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比例下降,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求从农业部门转移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到其他部门。 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来看,2010年以来,和县的沿江大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传统农产区被国家、省、市、县规划为重点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造成大批拥有丰富种植技术的农民失地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闲置,使本来就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尖锐。从人均占有土地来看,和县人均耕地面积1.1亩,低于全国和安徽省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流通、消费、建筑、教育和其他服务性领域需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作。
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收入的差距来看,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城乡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农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作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在整个再生产循环过程中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许多风险。辛勤耕耘未必就有美好的收获,而高收成也不一定带来高收入,“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存在。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前者是后者的3.1倍,基尼系数指数逐年增大,早已突破警戒线,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处境,追求现代城市文明生活,部分农民转移生产方式,开始走向城市寻找其他发展的机会。据统计,和县有剩余劳动力近20万人,有近14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