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从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柔性管理是依据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规律,使用非强制性的手段,通过对于被管理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从而让其自动参与进被管理活动中来的一种管理模式[1]。柔性管理由于较为注重被管理者的个性差异,尊重被管理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因而,管理往往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1.柔性管理的优势
柔性管理的优势,表现在其不依靠外力,而是通过对于个性解放和个体的尊重,来实现。由于是基于内在的因素,因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利用民主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于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的调动,从而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内在潜力。
2.柔性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1激发人的创造性
柔性管理由于较为注重人的个性和人格尊严,因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被管理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激励,从而激发人的自我约束和管控潜意识,进而增强对于管理的认同感。在柔性管理中,更为注重关注人的心理特点、对于人的肯定和赞赏,着力发挥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因而,它能够在减少对人的控制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着力点放在对于被管理者的激励方面,实现人性化的管理[2]。
2.2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
柔性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能够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由于新时期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权利的维护,民主自觉意识增强,因而,也就更为注重对于管理者的素质的要求,以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3.1柔性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高校学生更多的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也更为注重自身的尊严、意愿的满足性。传统的刚性管理,在实现科学化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促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行政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但是,刚性管理在当今个性日益鲜明的高校学生面前显得过于生硬,让个性鲜明的高校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认同和接受这一管理模式,甚至产生出抗拒和抵触情绪。
从本质上讲,柔性管理,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更多的融入进了人文关怀,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管理的抗拒情绪,因而管理工作能够更多的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积极性。首先可以在对学生的民族需求进行关注,以能够对柔性管理的精神激励作用进行发挥。
对于学生实施柔性管理,可以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柔性化教学思想展示出来,加强民主化的管理方式的应用,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进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师生共同努力,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3.2柔性管理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学生实施柔性管理,还要注重对于教师的柔性管理。高校教师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师资基础,高校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扩大知名度,就必须做好教师管理工作,让教师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制定出柔性化的人才激励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对于教师的激励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实现教师高效率工作的重要物质和精神基础。高校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为优秀的教师提供薪酬丰厚的报酬,留住优秀的师资。当然,也可以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将优秀教师吸收到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扩充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另外,学校可以聘请知名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让学校更加充满学术氛围,形成较好的学者聚集地;可以邀请知名学者、管理人员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建设中来,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更多的便利途径。采用柔性化的人才激励制度,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感受到学校对于人才的重视,才能够更加自发的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来。
(2)制定出柔性化的考核制度
高校在日常的教师管理过程中,一直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然而,绩效考核制度并不能够真正的反映出高校教师的真实水准和教学水平。由于教学研发工作自身难以固定,而绩效考核方式又过于制度化和行政化,因而很多高校教师对于高校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不满意。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热情,导致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下降。因而,高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工作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为教师打造出柔性的工作环境,以更好的满足教师的需求,用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是当代高校行政管理的较为可靠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洁丹.柔性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
[2]王玉丰,刘小刚.浅析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丝绸之路,2011(4):326-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