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进步为宗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提供自动处理信息服务、数据统计服务,员工自助等服务,达到减少人力资源行政负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其引入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改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组织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1]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但处于起步阶段,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员工档案信息和薪资发放为主的人事管理软件(HRIS),既不包括非财务信息和薪资的历史信息,也几乎没有报表生成功能和薪资数据分析。[2,1117]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解决薪资计算问题。开始记录员工的其他基本信息,包括薪资的历史数据,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也都有了较大改善,并兼具了一部分人事信息管理的功能。[3]
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其特点是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关的数据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2,1117]强大的报表生成工具、数据分析功能,规范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战略决策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出现和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被称为e-HR(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及以人力资本管理控制系统为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4],这些新型系统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和使用,内容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强大,运行更加高效。
2.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作用
人力资源在信息时代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最关键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种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和组织的核心要素。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1显著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在大部分组织中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限于人员考评和工资福利等,内容简单,工作重复性强,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状态。员工本人、部门经理和高层领导需要的各种信息主要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每月汇总考勤记录、制作工资报表、完成各类信息统计等占用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借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分散的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处理和信息共享,避免了重复记录和人工统计,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率。
2.2提升组织竞争力,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转自动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工作系统化。[5]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处理事务部门转变为知识信息部门、运营支持部门和决策辅助部门。[6]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聚集和实时更新,有助于高层领导在面临重大问题时快速做出正确决策,提升了组织竞争力,推进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2.3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促使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需要全员参与。员工个人信息的更新与维护、转正申请的办理、年度考核登记表的提交、审批与确认、绩效考核结果的确认与反馈等都由传统的方式转化为电子方式。各类培训资源信息、培训资料等均通过网络形式在线发布,系统提供自助服务,员工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培训的时间和内容,避免了集中培训时间难协调、内容不适用、成本高的缺点,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同时提升了员工自我管理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在线调查可以科学评估培训的内容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系统建设过程中,员工既是设计实施者,又是内容提供者,更是系统的使用和收益者,强化了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彼此受益,共同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系统建设和应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3.1对开发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是对原有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一次变革,必须首先获得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参与。由于固有观念的束缚,高层领导更愿意花费精力考虑市场、销售、技术革新、品牌策略等,容易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竞争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