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的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

时间:2016-03-24 11:11 点击:
【论文摘要】对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中小学师生关系由和美走向冲突,部分师生冲突趋于恶化。冲突关系的形成是诸要素统一变化的过程,学生不满情绪的长期压抑是其诱因,权威合法性的消解是其关键,学生对教师不再充满期待是其根源,师生言行的对
  【论文摘要】对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中小学师生关系由和美走向冲突,部分师生冲突趋于恶化。冲突关系的形成是诸要素统一变化的过程,学生不满情绪的长期压抑是其诱因,权威合法性的消解是其关键,学生对教师不再充满期待是其根源,师生言行的对立与师生关系的疏离是其表征。而教师应对方式制约着冲突关系的形成,关爱是建立和美无冲突师生关系的最佳方式,沟通是消解冲突关系的最佳方式,回避会使其陷入危机,强制的滥用致其恶化。因此,应选择恰当的教师应对方式,消解学生的不满情绪,重建教师权威合法性,调整学生对教师的合理期待,以建构"以和为贵"的师生关系。
  【论关键词】师生冲突关系;形成机制;消解策略
  师生冲突根源于师生社会地位与文化的差异,即社会文化的传递者与学习者、教师的规范性文化与学生的需求性文化之间的差异。[1]师生冲突关系是指由于师生社会地位与文化的差异而致使双方公开的直接的对立状态。[2]
  以往对师生冲突关系形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现状调查方面。在师生冲突关系形成的理论探讨方面,美国学者沃勒(W.Waller)认为,师生关系属于制度化的权威与服从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相互之间存在潜在的对立与冲突;[3]苏联学者阿莫纳什维利就曾经反对教育工作中权力主义与强制性,他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尊严。[4]同时,我国学者提出,冲突的形成伴随着学生不再相信教师权威的合法性,以及学生的情绪与言行对立;[5]而教师应对方式制约着冲突的形成与功能的演变。[6]已有师生冲突关系形成的理论假设缺少系统的实证研究。在师生冲突关系形成的现状调查方面,国内学者多从冲突的形式、原因及功能方面考察中学师生冲突现状,缺少对中小学师生冲突形成过程的考察。[7]本研究调查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形成的过程与机制,并提出有效的消解策略,以建构"以和为贵"的师生关系。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法,辅以实地观察与访谈法,问卷采用的是自编《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调查问卷》。该问卷的形成是在理论推演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先编制出初始问卷进行试测,再形成正式问卷。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发现,删除负荷值过低的项目。该问卷主要涵盖冲突产生、冲突演变与冲突功能三个维度11个条目,可以解释方差总变异量的41.84%。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问卷仅包括冲突产生维度,问卷文字采用汉字注拼音。
  一是冲突产生维度。冲突主要因学生不满教师干预违纪而引发,冲突产生维度包括教师干预违纪方式,以及教师干预违纪时学生的情绪、权威合法性消解与学生行为等四个条目。其中,教师应对方式分为关爱、沟通、回避和强制;权威合法性消解分为传统权威合法性确信,以及传统权威、制度权威、学术权威和人格权威的合法性消解;学生情绪分为高兴、畏惧、不满、愤恨和痛苦;学生行为分为悦纳、接纳、抵触、辩解和顶撞。
  二是冲突演变维度。该维度包括教师应对冲突方式、冲突的形式、冲突频率、持续时间及冲突原因的性质五个条目。其中,冲突形式分为情绪抵触、言语的摩擦与对抗、肢体的摩擦与对抗;冲突频率和持续时间从非常低到非常高分为五级;冲突原因的性质分为表面性问题与核心价值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学生认为教师误解自己,后者主要表现为学生觉得教师不尊重自己。
  三是冲突功能维度。该维度主要包括冲突对学生心理和师生关系的影响两个条目,以冲突结束时学生情绪与师生关系作为观测指标,师生关系分为亲密、尊敬、疏远、冷漠和敌对。
  经检验,该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三个维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分别为0.815、0.766、0.756,问卷总信度为0.819。运用专家评定法,两名心理学专家和两名教育学专家一致认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问卷调查从安徽省合肥市和阜阳市及其所辖县中小学各三所学校,一年级抽取一组学生,二至十二年级整班抽取,共3225名学生;抽取被调查学生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361人。由研究者前往调研,收回有效问卷3230份,有效率为90.01%。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的形成过程
  中小学师生冲突从无到有,部分冲突演变为恶性,师生冲突关系随之形成与恶化。
  (一)师生关系由和美走向冲突
  以冲突产生为因变量,以学段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
  1.小学低年级师生关系呈现和美无冲突的状态
  由表1可见,干预违纪时在权威合法性消解、学生的情绪与行为上,不同学段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上述三个因子得分上小学低年级低于其他学段,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其分别为1.12、2.15、1.15,非常接近于问卷中
  设定的五级评分中"传统权威合法性确信"、"敬畏"与"悦纳"。这一结果表明,小学低年级师生关系呈现和美无冲突的状态,学生心存敬畏,对传统权威合法性高度确信,能悦纳教师的干预。
  2.师生冲突关系常始于小学中年级由表1还可见,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初中和高中权威合法性消解得分分别为3.22、3.16、2.79、3.09,都最接近于"制度权威合法性消解";学生情绪得分分别为3.02、3.10、2.97、3.42,均最接近于"不满"学生行为得分分别为1.80、1.79、2.36、2.52,都较接近于"接纳"或"抵触"。这一结果表明,师生冲突关系常始于小学中年级,此时制度权威合法性开始消解,学生对教师的干预有不满情绪或抵触行为。
  (二)部分师生冲突关系恶化以冲突产生、冲突表现与冲突功能为因变量,以冲突原因的性质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由表2可见,不同性质的冲突在冲突产生、冲突表现与冲突功能的各因子上均差异极其显著(p<0.0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