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筛选模型。在总体潜力的基础上进行成本、直接效益分析和自然资源效益分析,根据评估指标排序,选出节电潜力较大且易于实施的技术改造措施(以下简称技改措施)和行业进行规划区域内能效项目实施规划。其中对成本及直接效益分析分别从用户、电网公司和社会3方面展开,针对每种节电措施提出相应的指标如年节电量、投资成本及回收期、寿期益本比等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而自然资源效益分析也要对相应的指标如寿期CO2、SO2等污染物的减排量等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并做灵敏度分析。 c.规划模型。根据筛选模型计算出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筛选出经济和环境效益较好的行业和技术措施,并考虑节约电力的规划目标和投资规模,确定各技改措施的实施规模和阶段实施进度并计算出相应效益数据。 2.2需求响应项目规划 相比较于能效项目,需求响应项目种类繁多,项目目标也从能效项目单一注重节能而改变为负荷整型、节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和节约电费等多种,因此规划流程也相对复杂,图3给出了需求响应项目规划方法示意图。从图中可见,需求响应项目规划和能效项目规划有2点突出差别:增加了需求响应作用机理研究环节;在筛选模型中,原有能效项目仅需要进行自然资源效益分析,而需求响应项目由于目标多样需要进行外部效益分析。 a.需求响应作用机理研究。所有需求响应项目的根本目标都是通过激励引导用户改变用电方式,从而改变单个用户负荷形状,进而对整个系统负荷特性产生影响。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非线性大系统,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需求响应产生的等量负荷改变对系统的贡献(如维持系统可靠性、电能质量水平等)一般并不相同,因此需求响应项目运行对整个规划区域内负荷特性的作用机理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区域内不同种类用户的响应模式研究;其次是区域用户分类以得到系统中不同节点用户响应对系统负荷特性、稳定可靠性等的影响。可以采用多智能体模拟方法,使其成为由一群相互作用的智能体构成的进化系统,利用智能体分散学习、分散决策的过程模拟实际电网用户在尽量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优化用电行为,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b.项目外部效益分析。首先进行需求响应项目外部效益的相关要素分析,在相应假设条件基础上,模拟未来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如影响公共效益中的可靠性价值评估的要素就是未来电网中的负荷增长情况、电源投资情况及电网扩展情况等;影响公共效益中的短期、长期市场效益价值评估的要素则和未来市场中的电价变动等相关;自然资源效益则和绿色证书、未来排放权交易定价、减免税收政策等相关。其次要分别针对公共效益、外衍效益和自然资源效益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模型要能体现相关要素的变化对项目外部效益变化的影响情况,做灵敏度分析。最后进行需求响应项目外部效益综合经济评价,由于上述构建的评估指标和模型是一个多层次混合评价指标体系,本轮的工作重点是结合项目决策者的目标和期望值进行多层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析,从而为下面的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3、DSM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3.1DSM项目参与各方风险分析 DSM项目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电网公司、电力用户(即项目业主)和能源服务公司等参与各方共同协调合作,项目推进中蕴藏着诸多风险因素如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费用超出预算、项目计划延迟或被迫取消、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产生不良社会反应等,因此,正确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应成为保障电力DSM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之一,下文将重点针对电网公司、电力用户和能源服务公司这3个关键项目参与方分别进行风险分析。 a.电网公司。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电网与电厂分开,电网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独立经济实体。在智能电网背景下推广DSM项目需要电网公司较大的资金投入,进行现有计费、通信、能量管理等系统的升级改造,DSM项目中能效项目的实施会带来售电量的减少,而需求响应项目的实施改善系统负荷特性其最大的受益者又似乎是发电厂,因此,电网公司在推行DSM项目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投资收益风险。 b.电力用户。用户是实践DSM项目的主体,对于大多数DSM项目而言,都涉及到初期投资大、回收期较长、参与方较多等问题,而且初期需要对项目进行认真筛选,不仅技术上可行,还要经济上可行,此外对能效项目节能产品的质量如果达不到规定标准,那么用户将不能获得预期的节电收益,对需求响应项目如果实施过程中未按合同规定避峰用电有可能会受到高额处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电力客户在推行DSM项目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投资收益和运行风险。 c.能源服务公司。能源服务公司是一种基于能源合同管理、以赢利为直接目的、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公司,它通过分享用户实施节能项目后产生的节能收益来获取利润。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使得节能服务公司承担对节能项目的投资成本,在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投资时,需要的资金流很大,而投资成本的回收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能源服务公司在用户进行节能改造投资时,会由于该单位不存在与其分享节能效益的会计科目或者节能效果不被用户认可而使投资成本无法回收,影响资金运作,承担巨大的损失,因此能源服务公司在推行DSM项目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投资回收风险。 3.2保障措施 由前文可见,DSM项目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但却是私人物品投资性质,因此项目实施不单纯是部门和行业行为,更主要的是社会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法制和政策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去实施电力DSM计划以帮助项目参与各方规避风险。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a.政策上要允许电网公司以财政激励手段去实施电力DSM计划。财政激励手段主要包括:在供应方制定面向用户的多种可供选择的鼓励性电价推动用户移峰填谷,如容量电价、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对电力需求侧终端用户,采用节电技术设备的折让销售、节电设备的免费安装、提供低息/无息节电贷款、节电设备租赁、节电效益还贷、节电特别奖励、节电招标等市场手段来鼓励用户提高用电效率,节约使用能源。 b.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则,如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鼓励政策,限制超标准、高耗能设备使用等节能法规政策等,为能源服务公司的运作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通过“担保机制”为能源服务公司投资的节能项目提供贷款,对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进行政策鼓励和标准认证,建立分享节能效益的会计科目。 c.建立健全DSM项目运作管理体系,组建DSM项目评估专家小组负责DSM项目预评估与后评估,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优势在对所提出的各种电力DSM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预评估及实施效果后评估,并为企业提出合理化改造建议,同时参与项目的宣传、推广、示范、合作等计划的研究和推动。 4、DSM项目实施机制 鉴于DSM项目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但却是私人物品投资性质,下文将以能效项目为例设计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推动与市场相结合的电力DSM项目实施的新模式,一方面强化政府政策引导,充分发挥财税、金融、价格和政府投入等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积极强调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利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来引入竞争及筹措资金。 反映了能效项目的设计、交付、验证及监管结构,政府推动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具有5个特征。 a.项目资金来源充足。将能效项目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社会、环境效益显著,需要短时期上马的项目,可采用政府投资的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其二是用户节电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可采用市场机制的方式,由政府出面担保或者提供利息补贴,由用户或能源服务公司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低息或无息贷款,由电力DSM项目带来的节电收益偿还银行贷款。 b.政府主导作用明显。在能效项目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财政、贷款、税收、价格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激励性条款,在电网公司与电力用户之间、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之间、电网公司与能源服务公司之间的节电效益分配进行有机协调,在实施节能节电计划和运营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并提供指导性的信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