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管理的核心是人,企业能否稳定持续的发展,其关键点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关注的和重点投入的是人员管理、核心竞争力的管理,以及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的管理,另外企业管理的侧重点跟领导人的兴趣取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关系。 企业经营一方面是要增加赢利,另一方面是降低成本。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必须强化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企业要将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强化成本核算,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把生产成本中的费用细化到单位产品成本中,使成本核算到每一位员工。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使降低成本落实到每个职工的具体行动中。 用水管理仅是生产成本管理范畴的一个环节,如果其所占成本的数额较低或对生产管理的影响较小,就不会引起足够的关注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但其又是运营成本管理的一个项目,在用水平衡以及水平衡测试工作中将其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不但促进了用水工作的开展,同时促进了企业用水的管理,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1水平衡与基础管理工作相结合,建立规范,并进行计量率分析,防止跑冒滴漏现象。 4.2 水平衡工作与清洁生产评估相结合,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和使命。 4.23 水平衡工作与计量管理完善相结合,摸清清水进厂、清水外供出厂、污水排放的计量情况,完善了计量表的计量和校验。 4.34 水平衡工作与地下管网查漏相结合,查清并消除地下管网的漏点,降低生产成本,排除安全隐患,防止水体污染。 4.45 水平衡与节水减排工作相结合,通过水平衡测试,查清不合理用水,促进节水减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4.56 水平衡与工业用水管理相结合,通过水平衡测试,查清单位用水和排水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减排指标。 5 通过水平衡工作促进企业管理的提升 水平衡工作对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的工作,但水平衡测试工作也有一个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的过程,需要调动企业各方面资源的一项工作;各项工作接口的衔接,不但影响水平衡测试工作的进程,亦反映了一个企业的信息沟通、工作安排、员工的精神面貌以及工作实施的效果。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用水的管理,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运营的管理。 5.1 计量设备管理的提升 水平衡测试建立水表网络,计量设备处于有序可控状态,对用水故障进行了及时的发现分析,避免水资源大量的浪费,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对用水状况给予了及时、全面、透彻的了解,兼顾水表型号、量程以及流量要相互匹配这一用表原则,并杜绝单位内部偷盗水现象。[6]促进了计量设备定期检定、更换、新装以及计量表的购置的动态管理。 5.2 计量统计管理的提升 准确的计量是水平衡测试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水平衡测试能够增强企业对计量管理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计量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依法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是促进和按照标准化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促进企业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5.3 生产成本控制的提升 水平衡测试工作能够强化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手段等的认识,树立新的生产成本管理观念,促进了企业用水、节水、能源等基础工作的管理,通过定额的分配促进企业生产成本细化与量化的控制。 5.4 节水减排管理的提升 水平衡测试从根本查清了企业用水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优化水系统的运行,提高用水的使用效率,采取措施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并通过全过程的用排水控制减少非生产用水损耗,较好地促进了节水减排工作的深化。 5.5 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 企业内部的沟通效果决定组织管理效率,也决定开展工作的好坏与成败。通过水平衡测试工作能够促进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拓宽沟通渠道,把原来相互间无联系的工作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专业互助的工作局面。 6 结语 水平衡测试是城市开展节能降耗、节约水资源而开展的一项专项工作,是为合理使用水资源精心策划的工作。企业单位应通过开展水平衡测试的工作,将生产经营管理中已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实效、具有推广价值的管理理念、流程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归纳专业上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形成经验提炼并纳入企业项目动态管理,发现企业管理不足和差距,明确改进方向和方法并扎实推进,促进优秀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推广,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邹文安,辛玉琛,赵晶东等.企业水平衡测试方法探讨[J].Vol.28,2007(3)(总第104期):46-47 [2]赵建伟.浅谈企业水平衡测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Vol.20,2010(19):191-192 [3]GB/T 27886-2011,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S] [4]GB/T 12452-2008,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S] [5]刘晨.水平衡测试是企业用水管理工作的基础[J].管理观察,2009(4):247-248 [6]朱玉忠.供水企业水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2(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