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的西北五省和西南四地经济实力差异较大,旅游业的发展也参差不齐。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诸多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的申 报,其遗产数量之多,规模之罕见。该项目由中哈吉三个国家联合申报,项目申报成功,为这些省区和经济发展、旅游地质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这些省区“沉潜” 和积蓄太多,经历了数十亿年演化,而形成纷繁复杂、精彩万分、波澜壮阔的“地质特色景观”,如张掖丹霞地貌等。为此,地质工作应以“地质特色景观”或“地 质遗迹点”为依托,打造与旅游相结合的地质科普教育文化,培养人们热爱大自然,探索地球科学奥秘的兴趣。同时,为沿途的资源型枯竭企业(如白银、玉门、红 古)向旅游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境外地质勘查工作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提出 “要求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查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能、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从顶层设计 来看,我国要建立和完善全球地质矿产和投资条件数据库,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资源勘查和开发政策提供可靠的地质矿产基础资料数据,为国内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 “走出去”开展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提供战略靶区;同时,指导我国边境地区地质找矿和资源环境评价,提升地质矿产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效果。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诸国也是地质大国,如哈萨克斯坦为中亚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其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铁矿的开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钨矿储量 居世界首位;铜、铅、锌、钼居亚洲第一,素有“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誉。乌兹别克斯坦的黄金、石油、天然气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被誉为“三金”。在地质构 造、成矿域上紧密关联;在国际地质编图、三维地质调查、地下水和地热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天然气水合物、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矿物材料等领域有广 阔的合作前景。沿线诸国地质工作者可本着合作交流、互利共赢,共同研究促进的精神,在地学研究和地质调查方面开展广泛且具有深度的合作,拓展交流形式,夯 实合作机制,共同谱写“一带一路”地学合作新篇章。境外地质勘查要按发挥优势、效益优先的总体思路,选择成矿地质条件好、政策优、交通便利、政局稳定的国 家和地区,围绕国家重点紧缺矿种,有序地“走出去”。按照国家“一带一路”优化境外工作布局,完善境外企业运行的体制机制,以创建国际化勘查型矿业公司为 目标。组建一定规模的境外经营团队,积极开展零专业化背景下的国际化经营。同时,“一带一路”必须是绿色的,如果不沿着绿色的思路去走,就会死路一条。如 果参与“一带一路”的地勘单位把一些不良做法,比如不承担社会责任,破坏当地环境,进行贿赂等做法带到国外去,最终将不能带来预想结果。 3结论 对于新常态下的地质勘查工作来说,“一带一路”蕴藏着无限商机。因此,地质勘查工作必须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更加主动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加主动地转方式,调结构;更加主动地依靠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地质勘查工作的路子。同时,地勘单位要充分 利用地质技术资源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与政府部门沟通对接,引导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将相关公共服务项目交给地勘单位承担。着眼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大局,围绕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搞好资源评价、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资源评价和开发,新型现代农业发展、城市饮用水安全评价等方面工作,不断 向上、下游领域延伸,并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在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地勘单位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 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增强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同春.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矿山地质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3(6). [2]汪生金.实现我国经济安全的矿产资源供给路径选择[J].中国市场,201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