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法律宣传活动和其他法律服务活动也能让社会公众意识到自己潜在的法律服务需求,并使他们从内心生长出信仰法律的自觉。培养公众的法律信仰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让当事人在为追求自我利益而体验实际的法律运作过程中感受到"还是信仰法律好",二是通过常态化的法律宣传让民众领悟法律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规则其实是生活经验的反映与反复,从而对法律产生最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民众的法律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只有形成知晓自己受到侵害或形成纠纷时首先想到服从法律而不是服从其他的思维定势,法律的权威才真正树立起来,社会就会进入一个有序状态,这种有序状态反过来促使公民更加真诚地"皈依"法律。⑤常态化的普法宣传也有助于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影响,使高校法律援助工作持久深入地展开。 (四)顺应社会大系统的目标是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属于社会大系统的,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组织的目标若不同大系统的目标相一致,是不能用来协调组织的各种活动的。⑥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内容与形式,也应与社会需要和司法环境相协调。在司法资源紧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盛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应成为高校法律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诉讼案件的数量不应该成为衡量高校法律援助水平的主要标准。请求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往往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即便能享受减免费用的待遇,却仍不免付出误工、精神焦虑、人际关系破裂等代价,这是脆弱的当事人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引导和帮助当事人找到合适的纠纷解决方式和最佳解决方案,才是对其真正负责的态度。基于以上几点考虑,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分流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中心"的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当事人的客观情况对案件进行合理分流,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纠纷的能力。 (五)流畅良好的社会互动是合作的基础 诚如上文所述,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运作包含着各个角色之间各种类型的复杂的社会互动关系,但和谐合作是其中的主调。在"下沙模式"中,政府与各大高校之间的互动模式,更多地体现为平等合作式的,而不是强制服从式的,这反而能更好地促进政府意志与民间自治的结合。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知识共享的途径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利于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壮大。为了使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对外互动更为通畅,"中心"建立了与其他相关机构如街道、社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以及杭州市各律师事务所的联动机制,将自身不具备条件承办或不属于"中心"法律援助范围的案件分别引荐到上述机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心"不仅让实务经验丰富的律师也参与到高校法律援助中来,也将部分不属于"中心"法律援助范围,或不适宜学生办理的案件引介到上述律师事务所,实现高校法律援助与有偿法律服务的无缝对接。现实中高校法律援助中心与市场化的法律服务机构争夺案源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的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与作为市场主体的非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之间原本可以共享价值为基础建立起和谐合作型互动模式,使双方都受益,事实上却因一己私欲产生了更多的冲突竞争型的互动。从法律社会学角度讲,律师行业的市场化与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本应是一体的二面。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律师对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义务,树立了他们在社会中扶弱济贫的美好形象,使更多的人愿意相信他们,反过来促进律师行业市场化的发展。正如西方基于律师行业自身自律的法律援助服务,这原本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⑦"中心"的做法既引导了律师关注公益性的法律服务,同时也兼顾了律师作为市场主体的基本生存的需要,实现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六)管理规范化是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运行的重要保障 一定的社会参与网络的形成和维持是受到一定的规范制约的,它是维持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的纽带,也是社会资本得以形成的前提。要获取对个人发展有益的资源,个体就必须遵守社会资本的行动规范。⑧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管理既要重视物的因素的作用,也要重视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也不能忽略组织机构对管理的强大作用。 注释: ①甘自恒,王欢欢,凌伟东,李洁.于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发展的调查[J].今日南国,2009(4):158. ②(德)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非正常性的支配[M].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5. ③张雪瀛.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历史使命及进路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57. ④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5-66. ⑤张雪瀛.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历史使命及进路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57. ⑥吴方桐主编.社会学教程[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3. ⑦张雪瀛.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历史使命及进路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52. ⑧刘雪飞,骆徽.社会资本与教师专业共同体知识共享[J].中国高教研究,2012(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