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计算机风险的表现 1.1黑客和病毒 计算机在银行业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一旦遭受黑客的侵犯,后果十分严重。黑客监视网络数据截取信息、从事经济领域的间谍活动、未经授权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进行修改、从事进行信用卡诈骗和资金盗用、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意破坏。近年来,计算机病毒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银行系统一旦感染,计算机系统立刻瘫痪,程序和数据遭受破坏。 1.2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的银行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管理者缺乏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意识。或者系统内从事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职责划分不清。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内部防范机制的缺乏,窃取管理员身份,盗用操作密码,非法获取信息。 1.3计算机网络犯罪 近年来,银行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犯罪呈上升趋势,而我国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往往缺乏针对性强的条款对其量罪定刑。在实践中,往往非法获利或者非法获取情报等定罪,法律法规已经严重滞后。因此,银行业有必要强化安全保障措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国家也需要加快立法进程,为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依据。 2银行业计算机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安全防范责任不明确 银行业往往缺乏专业的计算机安全监控部门,或是虽然设置了专门机构,但由于管理层对计算机安全防范工作不重视,监督和管理力度不系统、不全面,导致银行业缺乏一套完整的安全防范体系,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银行业计算机安全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维护,安全防范责任不明确,给计算机网络犯罪留下了一定空间。 2.2从业人员计算机水平较差 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计算机犯罪现象越来越频繁,手段越来越先进。当前,我国银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高,但计算机水平相对普遍较差。员工的计算机水平与银行业高度发达的现状很不适应,操作过程中存在误操作的可能性,对计算机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管理工作容易被忽视。计算机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对计算机犯罪进行有效防范。 2.3内部机制不健全 计算机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管理措施不当,无法发现管理漏洞,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经济损失。很多银行为了减少成本,对计算机系统缺乏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必要的技术升级,计算机的系统安全级别无法及时提升,计算机系统缺乏加密技术和管理措施,一些重要信息处于不加密或低加密状态。缺乏职业道德和安全防范培训,从业人员难以抵制金钱诱惑。 3银行计算机风险的防范策略 3.1明确计算机网路安全防范职责 成立计算机的安全防范小组,明确网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行业内安全意识培训工作,帮助从业人员树立计算机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做好定期检查、安全监督等工作,定期对银行安全防范系统进行升级。计算机开发、维护和运行过程中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 3.2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素质 对银行各个岗位进行定期轮岗培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和计算机素质。培养从业人员提高对行业内部资料保密意识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引导每个员工了解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手段,防止员工因为计算机素质缺乏留给计算机网络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3.3健全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计算机代码、源程序、密钥、密码、账户信息等重要资料进行严格保密,对废弃报表和存储设备及时销毁。重要应用程序尽可能由行内技术人员开发,确实需要交由外部软件公司开发的,要签订责任书。加强密码管理,禁止使用公用密码,重要密码应由专人管理。健全计算机安全应急制度,模拟突发性事件,完善各项应急措施。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3.4配合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强银行业计算机安全管理,打击计算机犯罪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银行系统需要定期向国家提供最新信息,反馈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一些漏洞。要与国家立法部门、司法部门、行政部门通力联合,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计算机安全体系建设。只有国家出台了法律法规保障,银行业计算机风险防范才能获取最坚强的后盾。 综上所述,银行业计算机风险防范直接关系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经济的安全。目前,我国银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信通过明确安全防范职责,提高员工安全防范素质,健全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配合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银行业一定可以建设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有效的计算机安全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洁琼.银行计算机风险的防范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166-162. [2]何建军.浅议银行计算机风险的防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6):1258-1259. [3]聂丽文,郑芳.浅议银行计算机风险的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5):11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