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树立会计管理控制意识。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信息,还要将信息进行关键性的作用控制,会计系统的控制不仅是对高校的内部进行积极地财务管控,还要提供出对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的质量体系进行管控。主要分布如图(2)所示:
由上图所指,会计信息的管理必须依据高效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一些符合本校规定的会计制度来,并且明确会计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会计凭证、账薄以及财务管控的相关处理报告,建立一些相对完善会计档案保管以及会计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实施,实现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调整工作,并使会计职员的监督工作能得到落实。
(3)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对于高校的财务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要尽可能减少会计可选择的余地,计量原则要明确,关于财务的报告要减少粉饰性的可能。会计准则和制度也不能过度强调统一,让会计人员失去专业的判断能力和空间,从而影响会计的信息质量,所以强调统一性的同时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是非常必要的。也即是说任何一项决策,都是不同的个体偏好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权衡的结果,政策的制定要意识到决策的重要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和结果。要减少真空地带。真空地带包括会计准则和制度等不到位的规定等,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检视当前的实际和发现其中的变化,从而及时的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4)实行“收付实现”与“权责发生”并行。高校收付实现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集中财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使占高校大约70%的收入出现体外循环。同时,高校的学费收入依据收付实现制原则,只将已收部分作为收入处理而对应收未收部分却未进行必要的反映。这样既不能准确核算高校的应收学费规模,也不利于学费催缴,极易造成学费流失。所以,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应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或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确认基础。如一般情况下,可考虑选择权责发生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如政府拨款、捐赠收入和奖励支出等)下,则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
(5)树立信息化技术控制意识。信息化技术控制日益成为内部会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对手工会计环境而言,会计信息化是另一个概念,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而得到的重要的管理资源,这也是传统会计进行变革,顺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在高校财务中的应用,可以为高校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适时的有效信息。高校必须运用电子信息的对会计内部的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减少人为操作中的失误点,确保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管理调控工作,加强数据的开发与输入、文字储存和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在这里会计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如下图(3)所示:
会计信息化的资金应用情况主要是针对着组织、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进行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具体安排,在这里,依据工作的时间表,组织一定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建立电算化的会计管理系统。对于单位组织中的一些机构性的控制进行调整,包括各项职能和职责的重新划分等情况,保证流程的优化与完善。
(6)树立财产保全控制意识。高校内部各项资金的相应调控是对整体的教育资金的调控工作进行分析,不管教育管理资金状况如何,对于其中的各类资金的管控也是关系到学校各项资金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措施性安排,这样不仅实现了资金的管理控制,还反映了高校管理的科学性。因此,高校内部的会计从业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管控,采取定期盘点,账务记录等情况的控制工作。发现结果与会计记录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对财务安全进行管理。
(7)树立会计从业风险意识。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市场化发展尤为明显,高效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经营风险性等也在不断地加大,这就要求高校中的会计管理系统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对财务的管理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强化贷款管理。高校在向银行贷款时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因素,建立贷款经济责任制与项目管理责任制。在贷款决策时,既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要顾及高校自身的偿还能力,对定额的贷款要作明确的分析,明确其用途和预测其收益,并根据计划进行还款时间的制定。贷款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审批制度,专款专用,尤其是高校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相关的负责人要各司其职,加强管理,做好审计和评价工作。进行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拓宽筹资渠道。自主的拓宽高校的财务筹备渠道也是弥补高校公费不足的方式之一,只有开展比较灵活的创收活动,才能使各项高校资源得到整合。如高校的后勤处发挥部门职能开展企业项目合作活动,而高校的科技产业处可以将科研成果进行社会推广,并将其转化为收入,校友会也可以举办一些捐赠活动,创造一些收入,最后就是加大国际高校的交流和学习,对其先进的筹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实施。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只有设置财务预警指标和设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标准,然后确定警戒线,从而形成整个财务风险监理风险预警系统,根据高校财务预警指标和财务报表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高校财务风险根源所在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才能使高校财务化险为夷。增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高校的财务风险虽然可以借助一些方法和举措进行预防,但是关键还在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如果此方面意识不强,就会出现“前任建设、后任还钱,政府买单”的情况发生。所以作为高校的会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特别是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另外就是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操作技能。总之,就是决策慎重,规范管理,开源节流,减少高校财政赤字,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弱化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8)树立正确的内部报告控制意识。为了顺应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高校应当在内部监理一定的报告控制体系,这也是为了将高校领导经营管理的情况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内部报告的体系的建立体系主要是针对高校领导进行的。内部报告的形式应当简洁、易懂,避免由于数据的原因重复,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管理工作进行有层次的报导,最终完善内部的管理层次的控制。对于报告的时间上,应遵循若时间长,内容应从重从简;若报告的时间短,内容就从全从详。
(二)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保障机制会计监管是指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依照有关法律和规章以矫正和改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为目的,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干预、管制和指导,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充分性。信息是决策者的基础,决策者获得的信息直接影响其决策。市场运作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过程,信息的不对称性就会导致市场的失灵,所以只有依靠监管力量才能促进信息的完全性和对称性,最终减少信息成本的和信息失灵,无论是从哪个信息披露来看,最终都要落脚到具体的会计信息的监管上,因此,会计监管是核心,是防止市场失灵、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制度环境。
四、结语
由于会计信息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因素繁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才可以有效地打击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造假等违规行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各项制度的变迁,许多新的因素还会不断影响,所以高校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总结解决措施,才能更好的为高校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数据和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