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土地生产力下降,造成荒漠化现象。借鉴国外先进防治措施,提出了适用我国的防治措施,并且分为预防和治理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效防治荒漠化,促进我国各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荒漠化;预防;治理 1引言 荒漠化是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1],其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46%,分布于18个省份的498个县。沙化土地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分布于30个省份的889个县,影响全国近4亿人口的正常生产生活。荒漠化,不仅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而且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剧沙区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在新的时期,进一步加强荒漠化防治工作是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特色产业的发展[2],有利于提升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保护环境。荒漠化的防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防治荒漠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进一步巩固国际地位,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3]。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在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只有尽快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沙区经济发展,才能增进沙区人民福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荒漠化概念、基本过程及危害 荒漠化是由于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大风吹蚀等原因导致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狭义上讲,荒漠化就是沙漠化,在干旱的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逐步形成了风蚀等土地退化过程。广义上指人为与自然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盐渍化、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总过程。荒漠化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公约[1]中指出,荒漠化是指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4]。 3国外荒漠化防治现状 当前全球防治荒漠化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1994年,联合国正事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5],并且规定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阿尔及利亚在套艾特的一个沙漠绿洲中,实施了绿洲生态保护项目。恢复了棕榈树的种植,并且提高公众的水源意识。印度东南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在政府的帮助下,该地区居民放弃了种植高水耗农作物,改种酸枣和芒果,建设水库收集雨水防止进一步荒漠化。咸海地区的阿诺尔汗沙漠进行了“BMBF”项目[6,7],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进行阿诺尔汗沙漠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并且选择加快植物自然聚集的措施,为世界荒漠化治理提供参考。期刊网美国政府重视对天然植被进行保护以及破坏后的土地的复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荒漠化土地治理的法规保障措施以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措施。澳大利亚政府将大面积脆弱的荒漠化地区划作保留地[8],以保护减少利用为主,通过对农业灌溉实行配额制,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减少农田祼露。实行轮牧、控制栽畜量,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利用监测手段,掌握土地退化和干旱情况动态,开展以灌木林为主的植被建设。 4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4.1荒漠化的预防 4.1.1加强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组成专门的领导小组组织荒漠化防治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荒漠化防治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荒漠化防治的积极性[9,10]。完善政策及法律机制,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依法防治荒漠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