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向着现代化管理模式靠拢。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也在经历着从传统型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文章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为切入点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
前言: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传播速度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模式也逐渐的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人工管理向着现代化管理进行转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重视主要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对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也加大了力度,建立了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水利工程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视频监控和远程控制等现代化技术,对我国的水情和工情进行信息的实时监控与采集,初步实现了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自动控制和办公自动化等。
一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状况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前,基本上是处于人工管理的模式。人工管理模式又叫传统型经验管理模式,是以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利用常规的工具和普通的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图表绘制、数据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人工观测、手工操作,从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监控,并发布水情和工情调度的指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的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是利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通信联络、文字编辑和图表绘制以及一些简单的编程计算等工作,现代化管理技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逐步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 基本解决方案工程建设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由于我国利用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时间较晚,在工程建设的现代化管理中缺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代化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研发并配置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建立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系统开发、扩展灵便的现代化管理平台,对掌握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共享,这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主要是借助于现代化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利用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通信方式,从而确保通信的畅通、信息传输的可靠和安全,并建立动态的远程监视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与采集,从而达到对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自动化。
三 一般模式
3.1 前端设备在前端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上,我们要根据前端设备的作用来选择,前端设备是采集和处理信息和图像的主要工具,主要是利用高分辨率的彩色摄像机,如松下公司的wc-cp430,全方位云台和可变镜头以及室外专业防护设备组成,将前端设备安装在工程施工范围内,分别分布在工地的四周并形成全方位的视角覆盖,从而对施工范围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3.2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是图像和数据信息的传输通道,是将前端设备采集到的信息和图像数据传输到集中设备的唯一通道,在施工范围内的前端设备我们可以采用有线同轴电缆来进行传输,而对4个监控点的传输我们则可以选择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传输。
3.3 集中控制设备集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对前端设备进行方位、角度、焦距的选择和视频的切换,以及处理前端设备传输的图像和信息,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指令调度。在集中控制设备设立的系统监控中心,为了更好的对信息、图像进行管理、存储和控制,应另外配置图像控制主机、视频转换矩阵和画面分割器等设备。
3.4 显示记录设备对于显示记录设备的选择应包括:监视器、显示器、大屏幕投影仪和录像机、存储器等设备,主要用于视讯的显示和存储。可以配置数台监控设备从而形成电视屏幕墙,利用监控设备对工程建设进行监控,使工作人员在监控中心能够对前端监控点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另外,在建设处的会议室作为系统的图像管理中心,可配置彩色电视机和图像服务器各一台,用于视频监控图像的显示、处理、控制和管理。
四 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的展开现代化管理,建立高效的信息应用系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共享,满足工程建设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从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