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杨忍,任志远,徐茜.宁夏粮食生产与耕地压力变化的分析与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2):47-50. [2]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3]鲁奇.中国耕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J].资源科学,1999,21(6):5-8. [4]李秀彬.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29-333. [5]蔡运龙.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J].资源科学,2000,22(3):24-28. [6]范秋梅,蔡运龙.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耕地压力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5):110-113. [7]李玉平,蔡运龙.区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动态分析与耕地压力预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230-234. [8]耿艳辉,闵庆文,成升魁,等.泾河流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与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分布[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68-73. [9]李晶,任志远,周自翔.区域粮食安全性分析与预测--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89-94. [10]韩瑛,韩珺,陈忠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宁夏红寺堡移民区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88-91. [11]桑敏兰.宁夏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05,101(1):37-39,43. [12]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等.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地理学报,2002,57(2):127-129. [13]岳秋丽,白明哲.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耕地压力测算--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297-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