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研究方法与测定 在精心培养研究材料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不同时间段对研究对象的要求,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分别从恒温箱中取出培养皿,以我们研究的经验和其他成功的实践成果为例,我们从中精确称取2~3 g混匀的试样,放入250 ml碘瓶中,加30 ml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这样就使样品完全溶解。继而我们在溶液中加入1 ml饱和碘化钾溶液,用手塞紧瓶塞,同时轻微振荡30 s,然后在暗处放置处理180 s,取出加入100 ml水,摇匀,立即用0.002 N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 ml淀粉指示剂,不间断地滴定至兰色消失为终点。空白对照,用水代替,加入等量的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等同样操作。 3 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我们可以发现平常所谓的过氧化物是油脂在自身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这是一个经得过时间考验的不变事实,然而很久以来就,国际和我国都一直认为辨别食用油脂氧化型酸败的指标是通过过氧化值来推断的,因此我们国家的食用猪油卫生标准是小于等于16的。 4 几点讨论 (1)我们通过对3种植物的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三种芳香植物精油自身的过氧化问题在试验初期,我们发现添加芳香植物精油的处理区其POV值明显高于空白,且处理三略高于处理二、处理一,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另外我们还发现,可能是因为三种植物精油自身含有易散失的不饱和脂肪酸造成的。 (2)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不管哪一种植物的抗氧化性都与植物本身固有的维生素E的含量有很大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认为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有待商榷的,特别是对于抗氧化性能的研究不能局限在维生素E的含量,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他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和研究。因为我们的实验恰恰与相关研究者的已有结论是相反的,那么,我们认为除了维生素E之外,我们还有可能发现另外一种抗氧化的天然物质,并且这种物质的作用还起着主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万素英,赵亚军,李玲,等.食品抗氧化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 宋小平,韩长日.香料与食品添加剂制造技术[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 宁正祥.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167-168. [4] 杨惠芳,李明元,沈文.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M].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