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鄂甜玉5号是武汉信风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以自选玉米系sh17为母本、sh34为父本,于2003年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在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明显,且该品种具有甜度高、产量高、食用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作为鲜食和加工两用的超甜玉米。通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等栽培技术管理,可以获得高产。
关键词:超甜玉米;鄂甜玉5号;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S50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8-1755-03
BreedingandCultivationoftheNewSuper-sweetCornVarietyofEtianyuNo.5
QINHui-bao1,WANGXiao-yu2,LIBao-zhen1,WANGFa-pu1
(1.WuhanTrade-windCropSciencesCo.,Ltd.,Wuhan430070,China;
2.Yil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Center,Yichang443100,Hubei,China)
Abstract:Thesinglecrosshybridsuper-sweetcornEtianyuNo.5wasbredbyWuhanTrade-windCropSciencesCo.,Ltdbyusingsh17asthefemaleparentandsh34asthemaleparentin2003.Theresultsoffieldtrialsintwoyearsshowedthatithadhighsweetness,highyield,goodtastequality,strongadaptability.Itissuitableforprocessingandfresh-eating.Itshighyieldcanbeobtainedwithreasonablecultivationtechniques.
Keywords:super-sweetcorn;EtianyuNo.5;breeding;cultivationtechnique
近10年来,湖北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武汉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鄂西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白沙洲和汉口北大市场的活跃贸易都促使南方的鲜食玉米产业迅速北移而落户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东西湖区、黄陂区已形成规模种植;江汉平原、鄂西南山区也开始成片规模生产。目前湖北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其中鲜食甜玉米占1.3万hm2。在鲜穗消费的同时,自2005年以来,先后有多家大中型鲜果蔬菜加工企业在武汉、宜昌、长阳、罗田、恩施等地投资建厂,以速冻鲜穗、真空包装果穗、玉米粒、玉米浆等加工产品为主。
与玉米生产的逐年增长相比,湖北省的鲜食玉米品种数量很少,截至目前,湖北省先后育成审定18个鲜食玉米品种,而且2005年以前审(认)定的品种品质较差,已经相继退出市场。从品种数量来看,目前湖北省市场上正式审定的主流鲜食玉米品种不到5个,相对湖北省的种植面积来说,鲜食玉米品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从品种结构来看,缺乏优质高产高抗并广泛适应的品种,导致未经审定的劣质种子入侵,在生产上每年都会出现发芽率、产量、品质、纯度等方面的纠纷。
优良玉米品种作为鲜食玉米生产的最前端,对整个产业起决定性作用。中国鲜食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是蔬菜育种领域自主创新水平较高的作物之一[1],符合国家鼓励和优先发展的方向。湖北省鲜食玉米育种起步略滞后于一些较早的省份,目前育种水平也处于全国平均地位。湖北省生态区育成的鲜食玉米品种多数能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优良品种的育成在推广上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武汉信风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定位为以鲜食玉米为主业致力于高效作物的新品种选育推广,在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公司的主要育种人员从1997年开始转变育种方向,重新确立优质、高产、非严格栽培技术、抗逆性强[2]的育种目标。公司在自主投入的同时,陆续得到武汉市各级科技部门的资金支持,在种质资源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大量引进优质单交种,通过资源引进、群体创制等手段[3],丰富遗传基础,一方面从美国、台湾引进的优质单交种里选育二环系,一方面创制群体选系。截至2003年,育成了一批优质的超甜玉米自交系[4],其中sh13A与sh34组配成功的超甜玉米信甜501于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5]。随后,sh17、sh19、sh22、sh53、sh70、sh72、sh82、sh107、sh108、sh117等一批高配合力自交系相继配出优势组合,鄂甜玉5号(信甜502)就是其中之一。
1选育经过
1.1育种目标
市场定位:主攻春季中熟鲜穗用种市场,并希望克服主流黄白粒品种的秋季劣势,分享湖北地区的秋季鲜穗种植市场。
品种目标:茎秆粗壮、抗倒伏、适应性强;产量高、穗形美观、子粒颜色美观、甜度高、果皮薄。
1.2亲本来源及与育种目标的衔接
母本sh17是以美国引进的玉米品种金银粟与自选超甜玉米自交系杨sh26杂交后代为基础材料,1999—2002年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金银粟生育期80d左右,株高160cm,穗位高40cm,植株营养体较小,但果穗较大,小苞叶长,穗柄长,穗形美观,甜度高、果皮薄而柔嫩。以金银粟作为原始材料主要是利用其高甜度和薄果皮等优良品质特征,从子粒黄色和白色2个方向选育自交系。但是金银粟植株长势较弱,经过几代自交退化严重,只能通过与优势自交系杂交的方式获得重组机会,期望在后代中得到健壮植株。sh17的选育过程和结果表明,植株的生长势和品质性状尤其是与果皮厚度的矛盾比较突出。
父本sh34是从玉米品种农友华珍里按正常育种程序选育的二环系。农友华珍的突出优点是长势强壮,株高220cm,抗性和适应性好,果穗大,甜度高,果皮较薄,比较合理地解决了品质和产量的矛盾。以其作为基础材料,主要是利用其强健的生长势优点,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甜度和较薄的果皮等优良品质。选系实践表明,利用农友华珍直接选育二环系的操作性很强,其自交分离效果显著,选育出健壮自交系的机率较高。
1.3配组、鉴定过程及品比试验情况
2003年秋季配制一批超甜组合,2004年春季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sh34在产量和长势方面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品质的遗传力较高,且雄穗发达,但干燥子粒内容物极少,种子发芽率低,不适合作母本,作为父本骨干系优势明显。
2003年冬季,利用sh17作母本,用sh34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2004年春季将组合sh17×sh34连同其他优势组合进行组合鉴定,以华甜玉1号作为对照。sh17×sh34组合鲜穗产量12630kg/hm2,比华甜玉1号增产28.5%,品质表现为中上水平。2005年春季再次对表现较好的12个甜玉米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sh17×sh34组合继续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的特点,比华甜玉1号增产26.6%。将该杂交组合定名为信甜502。2006年秋季在武汉、赤壁、洪湖、湛江等地进行小面积试种,平均鲜穗产量超过12450kg/hm2。农户反映其具有植株长势整齐一致、生长健壮、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等特点,综合表现好。2007年春季在襄阳、夷陵、洪湖(武汉信风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育种点)、赤壁(武汉信风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育种点)、来凤安排多点品比试验,以鄂甜玉4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信甜502属大穗高产类型超甜玉米,产量13350kg/hm2,比对照鄂甜玉4号增产10.2%,增产达显著水平。其穗长21.7cm,居第一位,穗粗4.6cm,单穗鲜重210.5g。信甜502果皮较薄,甜度高,子粒黄白相间,果穗近筒状。穗形美观,秃尖少,商品性好,品质与对照相当。
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检测结果为,鲜穗总糖含量9.89%,还原糖含量1.52%,蔗糖含量7.92%,蛋白质含量4.22%。2010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检测结果为,鲜穗总糖含量9.92%,还原糖含量2.27%,蔗糖含量8.16%,蛋白质含量3.89%。生食口感脆甜,皮薄渣少,熟食甜度高,并有玉米浓香,适合鲜穗上市,也可作为整穗速冻等原料。
1.4历年区试结果
2009年在湖北省鲜食甜玉米区试中平均产量11671.35kg/hm2,比对照鄂甜玉4号增产5.67%(5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居第一位,商品穗率92.75%。该品种生育期92.0d,比对照鄂甜玉4号迟熟5.3d。田间长势强,整齐度好,株型半紧凑,株高226.9cm,穗位高94.9cm,双穗率为13.04%,空秆率为0.84%,无倒伏和折断植株;大斑病为1.7级,在襄阳市试点为5级;小斑病为1.7级,在利川市试点为5级;纹枯病病指7.98,在武汉市试点为20.00;茎腐病病株率0.4%,穗腐病为1.0级,螟害为1.2级,无其他玉米病害。果穗锥型,苞叶适中,穗长19.5cm,穗粗4.72cm,每穗12.9行,每行38.9粒,子粒深度1.09cm,百粒重为38.8g,子粒黄白色,白轴。品质较优,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抗性强。
2010年在湖北省鲜食甜玉米区试中平均产量10904.70kg/hm2,比对照增产7.68%(4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居第七位;商品穗率92.43%,生育期95.0d。田间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株高211.7cm,穗位高91.0cm,双穗率为0.25%,空秆率为1.49%,倒伏率为4.02%,在黄陂市试点为18.80%,折断率为0.25%,大斑病为1.4级,小斑病为1.4级,纹枯病病指12.99,在武汉市试点为44.40,穗腐病为1.0级,螟害为1.0级,无其他玉米病害。果穗锥型,苞叶较适中,穗长20.1cm,穗粗4.8cm,每穗12.4行,每行39.5粒,子粒深度1.07cm,百粒重为37.5g,子粒黄白色,白轴。鲜穗感官等级为26.5分,蒸煮品质为58.5分,品质总分为85分。
该品种2009—2010年连续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为93.5d。田间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219.3cm,穗位高93.0cm,穗长19.8cm,穗粗4.8cm,每穗12.7行,每行39.2粒,子粒深度1.08cm,百粒重为38.2g;双穗率为6.65%,空秆率为1.17%,倒伏率为2.01%,折断率为0.13%;大斑病为1.6级,小斑病为1.6级,纹枯病病指10.49,茎腐病病株率0.20%,穗腐病为1级,螟害为1.1级;品质总分为84.8分。该品种2年试验表现出丰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强,品质较好。
2010年7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察;2011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甜玉5号,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10。
2品种及亲本的特征特性
母本sh17株高170cm,穗位高45cm,株型半紧凑,叶片宽大,叶片数14~15,雄穗分枝张角小,分枝数16,雌穗长16~18cm,穗行数14~16,鲜子粒乳白色,色泽纯净,干燥子粒白色偏淡黄色;鲜粒含糖量10%左右;生育期80d左右。植株较粗壮,综合抗性较好。
父本sh34株高160cm,穗位高50cm,株型紧凑挺拔,叶色深绿,叶片数19~20,叶片宽大短挺直,上位叶正面密生刚毛,手感绒状。雄穗花枝数多而短挺,小花着生密集,花粉量大而花期较集中。雌穗在高肥水条件下多穗性强,穗行数10~12。子粒大,干燥子粒乳黄色,鲜子粒亮黄色。鲜穗皮薄质嫩,含糖量11%左右,品质佳,长势旺,综合抗性好,但鲜穗干燥脱水速度偏慢。
杂种F1株高210cm,穗位高85cm,生长强健,株型半紧凑。叶色绿,叶片数18~20。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充足。雌穗去苞叶长21cm,穗粗4.3cm,穗行数12~14,子粒大,穗轴细。果穗小苞叶较短,鲜子粒黄白相间,色泽光亮。适合华中、华南、西南地区栽培。湖北低山平原地区春种生育期90d左右,秋种生育期70d左右。产量12750~15000kg/hm2。植株粗壮,抗风能力强,叶色浓绿,抗病性好,湖北地区秋季种植优势显著。
3栽培技术要点
3.1气候与土壤
超甜玉米的甜质受隐性基因控制,为保证品质,应与其他非sh2类型玉米间隔300m以上,或采用时间隔离。湖北地区春种,土壤深度5~10cm处地下温度稳定在10~12℃时可播种。试验表明,湖北低山平原育苗移栽可在2月下旬播种,3月中下旬移栽。地膜覆盖直播在3月中旬播种,露地栽培在4月初播种。秋播在7月中旬至8月10日,秋季应保墒直播或播后灌溉,不宜育苗。
3.2种植密度及施肥
该品种建议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土地需要耕作平整,土壤上松下实,各级排灌沟渠通畅明确,重施底肥,每公顷施有机肥15000kg,及时追施苗肥和穗肥。苗肥以尿素为主,穗肥施复合肥。
3.3病虫害防治
虫害的防治应抓住施药的关键时期,播种或移栽后,在行间厢面上条状施撒地下杀虫剂,如毒死蜱颗粒剂等,以防治地下虫对幼苗的为害。大喇叭口期用Bt加杀虫单等低毒药剂拌毒土灌心,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对心叶进行喷施[6]。抽雄后直至雌穗吐丝授粉期间,应根据虫情施药,可以在授粉后对果穗喷施氯虫苯甲酰胺,以保持果穗的商品性。鲜食玉米作为新鲜蔬菜,全生育期禁止使用任何高毒农药。
3.4采收
该品种一般的参考采收时间为雌穗授粉后22~35d,适采期为3~5d左右。采收时可以从外观上进行判断,即花丝枯萎变黑,玉米穗顶端饱满,可在田间采摘试吃,判定其适采期,该品种货架期同一般超甜玉米,采收后应立即销售或加工处理。
4品种的主要优缺点及市场定位
鄂甜玉5号主要优点为大穗高产,植株粗壮、抗倒伏,果穗颜色美观、黄白鲜明,甜度高,秋季生育期明显缩短,在湖北低山平原65~70d即可采收,且长势健壮;主要缺点为株型半紧凑,叶片宽大,不耐密植,有条件的情况下,叶片定向栽培则容易获得高产;春季生育期偏长,难以抢占初夏早熟鲜穗市场,适合定位中熟市场。
参考文献:
[1]胡建广,王子明,李余良,等.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概况与发展方向[J].玉米科学,2004,12(1):12-15.
[2]史振声,张喜华.鲜食型玉米育种目标和品种标准的探讨[J].玉米科学,2002,10(4):16-18.
[3]寇思荣,杨彦忠,何海军.特用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方法[J].甘肃农业科技,2002(9):16-17.
[4]秦慧豹,李宝珍,宗三林.不同血缘超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评价利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3):292-297.
[5]秦慧豹,王杰,李宝珍,等.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鄂甜玉4号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7):767-769.
[6]赵月侨,刘晓丽,安晶.康宽TM200g/L防除玉米螟试验研究[J].吉林农业,2013(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