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偏心全回转舵桨装置基座的制作(2)

时间:2014-08-13 15:36 点击:
(3)按内筒体内侧弧度先制作2~3块胎膜板,在平台或胎架上划好内筒体的拼接地样线,制作内筒体拼接胎架并安装胎膜板,完成后焊接内筒体板(拼装时注意将焊缝接口错开法兰螺栓孔的位置并在外侧加装马板)。焊后应测

 

  (3)按内筒体内侧弧度先制作2~3块胎膜板,在平台或胎架上划好内筒体的拼接地样线,制作内筒体拼接胎架并安装胎膜板,完成后焊接内筒体板(拼装时注意将焊缝接口错开法兰螺栓孔的位置并在外侧加装马板)。焊后应测量内筒体的内直径(直径为2910mm,允许误差为0~+3 mm);

  (4) 将拼接合格的基座平面上口朝下放于胎架上并点焊固定,用测量仪器按先前的十字线标记找出内、外筒体的圆心,分别画出内筒体安装线及螺栓连接位置的机加工线,以及外筒体安装线、螺栓连接位置的机加工线,十块肘板安装位置线;

  (5)将内筒体(同胎膜板)及肘板分别按安装线定位,检查内筒体及肘板的安装垂直度,合格后按外筒体的内侧圆弧制作2~3块内模板,在肘板间分段安装。检查内模板与安装线的重合度,合格后分别安装外筒体板;

  (6)外筒体板定位后,可进行焊接,焊接顺序按图4所示顺序焊接。为减少因大量焊接产生的变形影响内、外筒体直径的公差,所有焊缝均只先焊二道封底焊,然后分别检查内、外筒体的垂直度,合格后进行下一遍的焊接(每焊完一遍检查一次),直至焊接结束。焊后检查内、外筒体的内侧直径(内筒体直径为2910 mm, 允许误差为:0~+3 mm;外筒体直径为4190 mm,允许误差为:0~+2 mm);

  图4焊接顺序图

  (7)内、外筒体的焊接,尽可能先焊肘板一侧,另一侧焊接前先清根再焊接,并严格控制焊角高度。外筒体4~13、13~12二块板在装焊前,装焊位置应先安装钢衬垫,内部清洁打磨及涂装结束后安装。所有焊接结束后,全部做退火处理。结束后松胎(内筒体模板不拆),报精度测量基座的整体尺寸,包括:面板平直度、内、外筒体直径公差等;

  (8)整体尺寸检查合格后,安装6个辅助翻身吊环,整个机座翻身正立,调好水平,按事先划好的安装线安装永久吊环。吊环安装时,应按图纸要求开好坡口焊接。

  

  5机加工及钻孔要求

  (1) 将制作合格的基座吊运到合适位置,调好水平,钳工按精度及工艺做好的标记定位,用自制工装配合购买的加工设备加工面板下口螺栓连接位置;

  (2) 基座制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可进行法兰孔的配钻。钻孔前应检查桨机法兰的螺栓孔是否与确认图相符,用测量仪器根据先前做好的十字线标示分别找出内外筒体的圆心,再用工装划出内外筒体螺栓孔径的中心线;

  (3)为保证左右基座的安装正确,钻孔前应分别制作内、外法兰钻孔模板,核对尺寸后按基座面板上的标记将模板固定在基座面板上钻孔、锪平,直至内外筒体共120个螺栓孔全部完成,孔径为φ33 mm;

  (4) 基座面板内、外圆的加工,基座面板上、下平面加工,可在钻孔结束后在地面用自购的加工设备现场进行加工。

  

  6焊接时应注意事项

  (1) 所有的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均应按 焊接工艺执行;

  (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等级的操作证书;

  (3) 焊接时应采用双数焊工对称施焊;

  (4) 所有的焊接均应按焊接顺序有序焊接;

  (5)所有焊缝(包括面板、筒体对接,肘板角接)焊接前应作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80oC~120oC,预热范围为焊缝左右100mm范围(不要在坡口内预热);

  (6) 所有完工的对接焊缝,均应做UT检查(或按船东、船检要求)。

  

  7涂装

  全回转舵桨装置基座制作、加工完成,精度测量合格,报船东、船检合格后,应进行涂装处理,涂装要求按相关规格书。

  

  8小结

  通过对70 m海洋工程供应船偏心全回转舵桨装置基座制作完工测量,面板的平整度除一处测量点为+4mm外,其余19处测量点均为0~+2 mm;内筒体直径8个测量点误差均为0~+3 mm;外筒体直径12个测量点除2处超差(分别为+6 mm和+8 mm)外,其它10测量点均为0~+2 mm),基本达到了设计图纸的要求。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