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科技创新服务机制逐步优化,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科技 创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276-01 近年来,不少地方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来抓,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科技创新服务机制逐步优化,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市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大,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 实践证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市场的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我市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此,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自主创新观念上实现突破 一方面,集聚政策资源,结合工作实践,从政策层面上将好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为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既突出导向性,又突出实用性,更突出可操作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优势,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创新的合力。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束缚,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打造百年企业的规划,塑造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突出创新平台的龙头地位,瞄准行业前沿尖端科技,强化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以提升功能为重点,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 一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要转换机制,按照“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资源网络化、运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方向,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二是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要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完善共享机制,整合创新资源,立足我市规划、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实现我市机电业向研发制造、黄金业向延伸产业链、石材业向新型建材、盐化工业向精细化工升级,提升汽车零部件、建筑机械、建材、化工、草艺品等产业聚集度,组织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业源头技术的开发,继而辐射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是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形成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实现突破 在政府层面,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搭建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在企业层面,关键要坚持项目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紧紧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加强信息双向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展示成果、对接成果、转化成果,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以多元投入为保障,在融资规模上实现突破 一是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金投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良性格局。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三是建立健全资本运作机制。鼓励高成长型企业上市,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实施“双轮”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本地有实力企业组建风险投资公司,着力引进外地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壮大我市风险资本市场。四是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科技项目的挖掘、包装、策划和组织申报工作,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享受科技资金扶持。 五、以政策激励为引导,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 一是进一步研究制定和落实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并根据《科技进步法》、《科普法》要求,加大科技经费、科普经费投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营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发挥专长的环境,将我市打造成吸引外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二是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三是整合市内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开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毕业论文格式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