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是实现严格的国家管控制度。在传统的利率管控制度下,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在国家手上,本身只能被动的接受,而在这种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客户关系竞争,是银行形象竞争和营销模式竞争。竞争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价格竞争并没有涉及,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其实一直不大。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在我国上海自贸区的实施,预示着我国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利率市场化不远了。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将金融产品定价权交给银行,那么银行之间必然围绕价格展开激烈的储蓄融资竞争和贷款利率竞争。对于储户而言,肯定是哪家银行利率高选择哪家,大中小企业贷款肯定选择利率低的银行。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行业竞争方式的改变,竞争压力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三)银行信用风险增大 利率管制的开放,也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对于银行而言利差减小和竞争方式的转变都是可预见的,但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信用风险却是隐性的。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存款利率固定,融资成本低,因此贷款业务收益高,但是一旦利率市场化,银行坐等存款,然后将钱贷给信用度高的大企业的日子将一去不返。为了增加盈利,银行必然会开拓对贷款需求更大的中小企业市场,但是风险和收益始终的成正比的。中小企业可以承受高利率获取贷款,反映的是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高风险性。可以预见,只要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以后为了抢占市场,开拓中小企业市场,那么信贷市场的贷款质量必然下降,银行的信用风险将增大。 三、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预测 (一)构建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利率管制一直在放松。但是对于上海自贸区实施的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太多经验。但是,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带来了正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化,想要更好的因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合理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以前只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下文件通知定价就可以了,但是现在金融产品价格自主决定,那么如果存款利率低,将面临储户流失;存款利率过高,将导致贷款利率提升,贷款额度下降。要想很好的应对这个局面,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我国金融市场有一个合理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对自身的经营对象——金融产品进行定价。由此,我们可以预测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二)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所谓利率风险就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但是利率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中不说一片空白也是差不多的。因为我国商业银行21世纪以前是完全不具备利率的管控能力,只能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来,最近几年金融体制改革利率管控虽然有所松动,但是都是小打小闹。因此,在商业银行的观念中,利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和收益都是中央调控的结果,并且全国商业银行都差不多,给予客户的选择余地不大,利率风险的可怕并没有显现出来。利率市场化之后则不同,一旦利率变动幅度过大,或者变动方向错误,那么商业银行将面临严重的客户流失的情况,对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因此,通过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政策利率市场化,我们可以预测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重心之一将是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三)建设严格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