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欧债危机升级对经济的影响及启示(2)

时间:2021-05-12 09:37 点击:
(三)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热钱流入,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 由欧债危机带来的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欧洲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机构投资者将投资转向潜力更好的、包括在内的新兴市场国
 
  (三)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热钱流入,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
 
  由欧债危机带来的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欧洲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机构投资者将投资转向潜力更好的、包括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于欧美等国,由于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利率水平较高,汇率升值空间大,因此市场可能会成为部分国际游资的觊觎之地。从QFII规模来看,其已从2008年初的102.45亿美元直线上扬,到2011年4月份已经达到了204.9亿美元,3年里增幅达2倍。资本的流入令等新兴市场国家不可避免地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并可能直面热钱压境的风险。欧债危机和信用评级下调使得欧元进一步走低,欧洲央行也宣布注资购买欧元区国家发行的债券,变相实施宽松政策,而且欧元疲弱的趋势可能会长期存在,“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
 
  (四)全球金融市场震荡,投资环境恶化,影响金融安全
 
  欧债危机使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市场和投资环境急剧恶化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为了避险,全球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欧元汇率持续下跌。西班牙财政部于2011年11月17日以超过7%的收益率发行了新一轮十年期国债,融资成本大幅飙升。西班牙股市当天大幅下跌。
 
  欧债危机的实质是信用的过度扩张,随着危机蔓延,全球金融风险增加,与欧盟联系日益紧密的国内企业及银行面对的风险也势必会随之增加。此外,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也存在较大隐患。根据2010年地方财政收支的全国审计结果,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10.7万亿元,约占2010年GDP总额的27%。如此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若得不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很容易受到金融体系震荡的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破坏性影响。
 
  三、欧债危机给的启示
 
  面对频发的债务危机,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家,尤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反思。的国情虽然和欧洲各国有很大差别,但我们也能从这次欧债危机中汲取教训,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一)优化外汇储备方式以降低外汇储备缩水风险
 
  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使用方法是购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国债。欧美国家经济困境告诉我们,这种投资手段未必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思路,转换方式,抓紧机会,改善外汇储备的使用结构。在其管理方面,必须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除了购买国债外,一定要拿出一定额度的外汇储备并购国际上的优质企业,尤其是那些价值被严重贬低的能源和矿山企业。可以由外汇储备机构直接入股优质企业、参与其他企业并购、支持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共同组建并购基金等。同时,要将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已在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进程。渣打银行估计,将大约四分之三的新增外汇储备投入非美元资产,2011年前五个月购买了大约240亿美元的德国、法国所发行AAA级债券,以及720亿美元的欧洲公司债。美国财政部数据还显示,2011年5月增持了日本国债,系连续八个月增持日本长期债券。
 
  (二)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当前由于欧债危机,欧洲国家普遍陷入“高债务、高赤字、高失业、低增长”的困境,进口需求减少,导致出口需求下降。要减少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对可能的重大影响,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善经济。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是关键。另一方面,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无论欧洲的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还是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都存在着结构单一性的缺陷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从目前的投资拉动模式转化为“扩大内需与投资拉动并举并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从外需为主调整为内需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减少欧债危机给带来的影响。
 
  (三)警惕经济“空心化”,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环境
 
  实体经济代表了一国经济的核心生产力,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与本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众所周知,欧债危机有一个显著的产业背景,即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而其制造业却大量外迁,其经济表现出“空心化”的特点,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联系近期经济较发达地区温州大量企业的“债务危机”,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抽离”,进入房地产与高利贷领域,致使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正常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一些企业关停转行,一些企业外迁至东南亚国家,部分传统行业已出现明显萎缩。上述情况,警示我们应及时发现并清除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障碍,改革和挤压投机性资金在房地产领域的获利空间,防止生产性资本抽离实体经济,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四)全面审视债务问题,引以为戒
 
  根据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性债务余额已达10.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6.7%;另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为6.75万亿元,前后两项相加,政府债务余额大于17万亿,这已远超当年公共财政收入的规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全面审视债务问题,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信贷风险及财政担保风险,充分借鉴国外债务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建立多层次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防止地方资金链出现断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局部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
 
  总之,应汲取欧债危机的教训,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在发展经济中加快经济的转型,提高金融创新。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把制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晓琴.欧债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J].桂海论丛,2011(6):89-93.
 
  [2]谢琳.谈欧美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2(05):13-14.
 
  [3]黄少明.欧债危机是各种矛盾的综合结果[J].投资,2012(01):119.
 
  [4]逄锦聚.欧美债务危机与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2(1):44-49.
 
  [5]安国俊.欧债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的反思[J].金融,2012(18):46-47.
 
  [6]郑联盛.欧洲债务问题:演进、影响、原因与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0(3):108-121.
 
  [7]李京阳.欧债危机对的影响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思考[J].财经科学,2012(3):1-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