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的基本含义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本公司全体员工和董事会、监事会、管理者实施过程控制,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标。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包括5部分内容:内部控制的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为内控提供了依据,控制活动则是内控的手段,信息沟通搭建了内控的桥梁,内部监督为内控提供了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公司或企业盲目投资、盲目担保、盲目扩张、盲目理财、盲目借款和盲目放权行为,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的合法性以及公司财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率,促进公司的战略发展。 2.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公司对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以及投资、筹资等筹措活动做适当的预算。全面预算围绕资金收支两条线,采用全过程、多方位、全员参与,对预算管理制度的编制与实施,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的运营进行规划、控制、激励措施以及效果评价,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基于低成本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管理,整合和优化配置公司资源,提升公司运行效率。同时通过对信息流的同步控制,充分发挥了财务部门在动态监控环节的作用,有效监督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对于公司的壮大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一切管理,应纳入预算管理之中;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在内部控制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控与预算管理之外。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1.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表现形式,涵盖了整个内控过程 全面预算涵盖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全面预算充分反映公司内控环境。基于全面预算的实施,有效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职责的划分,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帮助管理层有效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二是全面预算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环节提供了依据。对于公司及时识别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并有效应对,风险评估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全面预算则是识别、预测并有效控制风险的合理有效的方法。三是全面预算是控制活动的重要手段。控制活动是公司依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而全面预算可以合理有效的帮助公司实施控制活动。四是全面预算是为公司的及时沟通信息提供了平台。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是指公司对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的过程,而全面预算是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有效载体。五是公司内部监督依赖于全面预算。内部监督是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过程的监管,评价内控的成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因此说,全面预算指标为内部监督和成效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发挥作用,公司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全面预算构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协助管理层有效实施公司内部控制,达到经营目标。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程序的制定与有效实施,都是通过全面预算来体现的。 2.全面预算对内部控制具有协同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是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在我国公司制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受客观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内控的实效、全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公司管理者没有从宏观上把握好内控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协同,从而使经营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当今一些公司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综合集成管理模型,拥有控制的全面性,对规划的预测、信息头痛、管理监控、考核激励、资源整合等重要作用,有效实现了业务、资金、信息三方面的整合,明确了经营者与其下属之间的责任安排、权利和利益赢取机制。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助于丰富控制方法和内部控制策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实现内部控制总体目标的有力手段,对内部控制具有协同作用。 在公司内部组织机构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为了降低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实际与实施,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者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权力与义务,提高了公司经营管理职责的透明度,强化了对公司经营者行为的监督力度。同时,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制衡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只有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明确以上三者应享有的权力和担负的义务,为其提供考核评价的依据。因此可以说,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协调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的管理制度。 3.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施公司内部控制
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容易导致内部控制失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有效实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集价值化、战略化、系统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公司管理工具,有助于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对公司整体运营的全面控制力和约束力。全面预算管理围绕资金收支,以获得利润为经营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营活动规划与控制,做好经营预算(期末库存预算、资本支出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费用预算)、销售预算和报表预算(预算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公司的各项经济行为是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实施低费用成本控制,最终达到“分散权责、集中控制”的境界,减少欺诈和舞弊事件的发生,有效化解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应变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