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来,伴随着世界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度的全球化发展,各国家以及地区为了提高其自身的综合国力以及国民文化素质,越来越加大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育承担着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培养输送必要性人才的职责,而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份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教育工作。同时也是各高职院校整体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院校教师能否正确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能否正确引导、培养青少年的热血爱国情怀,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青少年树立人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各院校做好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是为祖国培养出一代高素质的知识文化人才,为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后备储力的基础发展保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探索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化,使得国家政府相关机构和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建设、培养,都极其重视。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其中青少年人口大约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的未来发展前景甚至关系着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教养。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下我国各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探讨,从而分析出合理、正确、有效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 1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在当下的基本性格特征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的主要思政教育对象都是大学生,所以在其教育工作开展、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当下大学生普遍的自身特点,设计、制定合理的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1)由于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科学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部分学生严重沉迷于计算机网络中,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丝毫不关心。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此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大多不具备积极的学习热情,所以当下一些娱乐活动特别容易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三观”产生不良影响。 (2)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具有思维活跃、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和新事物的优势,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又具有任性、占有欲强、以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的缺点,这也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 2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学施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难题 2.1过分单一,古老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课普遍都以灌输式的传授知识为主,使学生认为政治课的内容枯燥、教条,甚至有学生反映一学期下来一无所获,所以思政课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喜爱,从而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学期内的教学目标,更严重扭曲了学生对学习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思政教育成果。 2.2思政教育工作不具备专业的针对性以及时效性 针对新时期高职学生的基本特征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传统的沟通管教模式,完善高职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实施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有效地带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的差异与特殊性,对其进行具有时效、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 2.3高职院校不具备充足的教育设备和资金 当下,由于我国各高职院校中存在各种教育设施不完善,教育资金不充足等各种制约性现象,从而导致各高职院校对学生整体课程体系安排存在很大的弊端、不合理性。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这方面长期缺乏资金投入,以及思政教育实践基础设施的构建,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配合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和实施。 3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在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在思考、选择和探索。这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须要尽最大可能地去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措施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利求有针对性,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各教育机构的领导组织,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机制保障,思政教育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和人格来给大学生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学生的思政教育放在首位,根据当下大学生的基本特征,正确运用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校可举办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思政文化知识的热情;构建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检测监督机构,让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相互配合,从而针对学生采取多方位的思政教学模式。 4结语 随着当下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趋势下,当今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需要员工具备专业的文化理论知识,还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技能,同时对每位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也不容忽视。一个企业整体员工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企业能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根本基础。所以重视、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能够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输送德才兼备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翱.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 [2] 徐平.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浅析[J].科技向导,2011(11). [3] 毕淑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党建文汇,2009(12). [4] 黄俐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