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初中美术课,是每个初中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初中美术课呢?以下是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积累的几点经验。 1让鼓励与表扬融入美术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因为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不仅仅能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并且也能对艺术作品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知识结构和情感世界,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理解。正如绘画中的一个圆形,有的学生会联想到一个气球,有的学生会联想到一个鸡蛋,又有的学生会想到一个太阳等等。因此不同的学生就会用不同的想法,有了不同的想法,也就有了不同的审美评价。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个审美对象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视觉去感受事物,去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的理解和欣赏的对象产生共鸣,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才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艺术表现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作品的表现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需要绘画者充当一个勇敢的探险队员,进行大胆的创新。因为创新是艺术品的生命,如果没有了创新,艺术作品就犹如一个没有生命的婴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施展艺术才能的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教师更不要随随便便否定学生的作品里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也说明成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美术作品中的美也是如此,它具有多样性,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欣赏与评判学生的作品,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否则学生的作品就会像是从一个模型里刻出来一样,既缺乏个性,又缺乏活力。因此,无论学生的作品是夸张还是平凡,是精细还是粗野,是热情还是宁静,是奔放还是含蓄,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寓意,并且还代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因此,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要恰当而又巧妙的给予学生鼓励,不要老是说这个地方画的不对,那个地方又应该怎么画,也不要把教师个人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更不要讽刺画得不好的学生,如果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有的学生就可能从此对绘画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该不时的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让后进学生克服对绘画的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大胆、充分、主动及自信地运用自己的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自己表现美的欲望。教师要善于鼓励与赞美学生,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思想、感受与想法,把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将学生的艺术表现热情激发起来,并留给学生一个大舞台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在上面表现。 2让兴趣融入美术教学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虽然学生有可能都对美术课产生兴趣,但是教师如果缺乏对学科的引导,大部分学生就会出现对美术学习兴趣淡漠的情况。相反,教师注意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就会变得愿学、会学、乐学,而不是被迫的学。所谓的“牛不吃水,按着牛头吃水”,是于事无济的,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课之前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前提条件之一,因为课前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兴趣容易转移与消失,如果教师巧设了新颖、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在浓厚的兴趣中主动接受新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