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关键要弄清“观”在句中是“景象”,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3.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如“一鼓作气,再而衰”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这里的“再”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4.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句首发语词、人名地名,无需译。 5.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如“何陋之有”,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节奏划分。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是一难点,学生容易出错。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故/君子有不战。 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如: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 第四轮: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语段阅读也是在整篇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其它的题也就不会难倒我们了。 第五轮: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 课外语段阅读是近二年我们山西省新增的考题,难度并不太大。 首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难理解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的内容应该理解。然后再根据题干上的要求,动用平时的积累进行解答。 其次,同学需要有一定量的课外语段的积累,其实与我们课本同步的《导学方案》上的,与课本文言文内容相关,主旨相似,人物有联系的课外文言语段就可以作为我们复习的参照。只要同学们多记多练注重积累,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2]《中考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