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钢琴及其前身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和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具有非常轻巧的机件,因此只要靠手指贴键也就是低指触键便足以应付弹奏的各种要求。当时的钢琴教师们曾对学生强调手背要保持在水平面上,尽量不动,只要手指贴在琴键上并轻轻的用力就可以把音轻松地弹奏出来。此后,当乐器得到改进、演奏者的手指触键分量需要加重时,上述戒律得以变化,因为只要高抬手指并加强击键动作的力量,便可以增加力度。随着那些勇于破除传统的钢琴家和钢琴教师如肖邦和李斯特的出现,手和手臂的重量及肌肉的力量才开始得到利用。而"低指触键"的功能却渐渐下降,常用在产生较弱层次的音响及柔和甜美音色的演奏当中。一旦要求较重的音响时,低指触键就会被其他更为有力的触键方式所代替--高抬指触键方式。 一、高抬指与低指的触键方式 任何钢琴演奏技术都建立在手指技术基础之上,高指和低指这两种触键方式是按照手、手臂和肩部肌肉在弹奏过程中向指尖传递力的不同方式来区分的。 高抬指是初学钢琴必要的入门训练,主要锻炼手指的掌关节以及手指肌肉群的练习,使手指第三关节积极运动,手指动作迅捷有力,以此来促进每个手指独立灵活的能力。练习要点是手型要支撑好,各个关节都要弯曲,呈天然弧形。弹奏之前把手指抬高使手指像一把小锤似地快速击到琴键,利用掌关节的动力抬起手指,切勿抬得过高以免造成手、腕、臂的紧张,从容的触键、下键后,马上放松回到自然状态,不用再加力量,只要用防止琴键回的力就可以了。低指触键是所有触键中肌肉运动最小、最省力的一种触键方式。让手指处于正常的弹奏姿势,手指稳固而略呈弯曲。它是肩、臂重量的运用以及高抬指的继承与发展。 二、高抬指与低指触键之间的关系 我们必须清楚高抬指和低指的触键方式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们在音乐的构成中充满着辩证关系。钢琴演奏技术本事也包含着哲理性,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钢琴演奏中一切课题也都体现这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和互相渗透。任何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忽视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忽视其整体性、系统性与统一性,这样的看法都难以做到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钢琴演奏。 片面强调高抬指,会造成音与音的之间缺乏联系,音响效果不连贯,音质粗糙、漏音,手指满天飞却不能把力量集中到琴键上之类的的毛病。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低指贴键的练习方法,手指的高级功夫不在于抬得高、跑得快,而在于用手指控制好每一个所弹奏的音符,使之从琴键表面的键底的有限距离内,依靠微小而精确的动作,把音弹得结实、有力、集中和均匀。片面地强调低指,会造成音色没有亮点、平淡。只有将两者在演奏中有效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把握其本质。 三、高抬指与低指触键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 我们已经说过,低指触键是高抬指触键的继承与发展。在我们初学钢琴的时候,学习手指技巧最主要的就是高抬指训练。到了中级及高级阶段,大多是两者技巧相结合的运用。手指离键高有利于触键速度快一些,手指离键低触键速度就慢一些,触键方式的不同,两者的音响效果截然不同,会引起音色和音量的千变万化。这两种触键方式对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也有不同的要求,从它们的特征来看可以进行初浅的归纳。 (一)从高抬指的触键方式来说。在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顿和莫扎特。海顿的音乐风格乐观、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和幸福。莫扎特的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热情,充满了愉快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因此,在演奏他们的作品时要以敏感的指尖作为触键的主要部位,以高抬指奏出颗粒清楚的音为主,声音不要太沉重,力度对比不要太过分,触键要快,发音后立刻放松,指尖轻巧,不要用手臂压迫键盘。 (二)从低指触键方式来说,印象主义时期注重意境的描绘,色彩和变幻。代表人物德彪西,他的音色或飘逸、或朦胧、或迷离,充满东方神秘的色彩。弹奏时尽可能把声音延长从而形成丰富的共鸣,不能出现敲打或打击的声音,手指触键的幅度要小,触键点要集中。如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NO.1,前四小节要用很朦胧的音色来演奏,使听众感觉像一阵风扫过,在不知不觉中前进。浪漫主义时期大多强调乐思的连贯,旋律起伏、音色柔美。如舒曼的《幻想曲集》其中一个小品《夜晚》,右手包含了两个声部,双符干的旋律声部和单符干的伴奏声部,且两者都是交替进行的,在演奏过程中既要使旋律线条柔和、歌唱、连贯起来,手指的控制力要求极高,就要用低指触键法来处理其中的音色。 当然,触键速度的快慢,手指离键的高低,只要通过仔细观察有经验的弹奏者的触键动作,即可一目了然。而使用重量的多少,手指离键高低的幅度仅仅靠从外表观察动作变化是不够的。因为这种微妙的变化是内在的感觉,只有演奏者本人能够觉察到。演奏者对作品时代、风格的理解以及作品情绪的掌握都会影响到具体作品的弹奏方法。总之,不论低指还是高指的弹奏技巧,必须有扎实的钢琴练习基本功,才有可能上升到这一技巧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北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